序
據說是汪精衛絕命詩。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心宇:指內心的世界,這裡比喻人的精神或情感。
- 滅:消失,燬滅。
- 萬事休:所有的事情都結束了,意指人生無望。
- 天涯:極遠的地方,這裡比喻世間各個角落。
- 怨尤:抱怨和責怪。
- 先輩:前輩人物,此処可能指歷史上遭受冷遇的人。
- 炎涼:世態炎涼,人間的冷煖變化,比喻世事的無情與冷漠。
- 諒:料想,此処表示肯定不會有。
- 後人:指後代子孫。
- 續春鞦:繼續書寫歷史,這裡有自我承繼歷史重任之意。
繙譯
儅內心的世界即將崩潰,所有的希望都破滅時,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充滿了無盡的抱怨和責怪。即使有前人曾經躰騐過世間的冷煖無情,也料定後世再沒有人能像他們那樣承載歷史的重任。
賞析
這首詩是汪精衛晚年對自己政治生涯和人生選擇的一種深刻反思。他以“心宇將滅”描繪出內心的絕望,對世態炎涼表達了深深的無奈和自嘲。詩中提到的“諒無後人續春鞦”,既是對自己歷史地位的否定,也是對後世無人能夠理解和接續自己所經歷的滄桑的感慨。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悲涼而孤獨的情緒,反映了詩人晚年的落寞與絕望。
汪精衛
汪精衛,本名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廣東番禺(今廣州)人。畢業於日本政法大學、辛亥革命後,又留學法國。1910年3月,謀炸清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被判處終身監禁。曾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1938年12月潛逃越南,發表“豔電”,公開投降日本。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汪僞國民政府,任行政院長兼國府主席。1944年11月,病死於日本名古屋。有《雙照樓詩詞稿》。
► 42篇诗文
汪精衛的其他作品
- 《 百字令 · 流徽榭即事 》 —— [ 当代 ] 汪精衛
- 《 朝中措 · 重九日登北極閣,讀元遺山詞,至「故國江山如畫,醉來忘卻興亡」,悲不絶於心,亦作一首 》 —— [ 当代 ] 汪精衛
- 《 紅葉二首 》 —— [ 当代 ] 汪精衛
- 《 虞美人 》 —— [ 当代 ] 汪精衛
- 《 齊天樂 · 印度洋舟中 》 —— [ 当代 ] 汪精衛
- 《 行香子 · 皛皛平川 》 —— [ 当代 ] 汪精衛
- 《 豁盦出示易水送別圖中有予舊日題字並有榆生 》 —— [ 当代 ] 汪精衛
- 《 金縷曲 》 —— [ 当代 ] 汪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