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示表侄劉國華
家園十畝屋頭邊,正春姸,釀花天。楊柳多情,拂拂帶輕煙。別館閑亭隨分有,時策杖,小盤旋。
采山釣水美而鮮,飲中仙,醉中禪。閑處光陰,贏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屋子旁邊有田園十畝,春光正好,百花都醞釀競放嬌顏。多情的楊柳,隨風披拂搖擺,籠着淡淡輕煙。幽館閒亭隨處可見,我時時拄着手杖,稍作流連。
採山貨,釣河魚,味道既鮮而美,我是那酣飲中的酒仙,醉倒後的禪人。在閒居的日子裏,日上三竿我還酣睡不起。人們都說做一品高官好,但有多少事,聒碎心田。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此體爲雙調,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韻。
劉國華:作者表侄,生平未詳。
別館:別墅。
策杖:拄着手杖。
醉中禪:醉倒後的禪人。禪,這裏指醉心禪法者。
序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是南宋詞人吳潛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述志言懷的詞。通過上闋對居處的描繪和下闋對日常生活述寫,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及淡然閒靜的心境。全詞寫得平白易懂,不事雕琢。
賞析
這是一首述志言懷的詞。詞人通過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及淡然閒靜的心境。悠遊林下的閒適和禪宗的空靈境界,在作者看來,可以達到融通:經過內“碎心田”而外“一品高官”的紅塵修煉,“仙”“禪”的況味一起隨着鄉村伴日高眠、把酒垂釣的生活油然而生,集中體現在了這首詞中。
上闋描寫詞人的居處。詞人所居之處如同世外桃源,田園十畝,百花競放,柳條依依。於這景物中,詞人的心境表露無遺,他不苟於俗,過着恬然自得的生活。下闋述寫詞人的日常生活。他生活是悠閒隨性的:採山貨,釣河魚,暢飲美酒,睡覺睡到日上三竿。“一品高官”以下三句,詞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安貧樂道,不願過那鉤心鬥角的官場生活。
這首詞寫得平白易懂,不事雕琢。全篇信手拈來,準確妥帖地將詞人自己的心境傳達出來。

吳潛
吳潛,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爲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