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駕幸金墉城詩
茲城實佳麗,飛甍自相幷。
膠葛擁行風,岧嶢閟流景。
御溝屬清洛,馳道通丹屛。
湛淡水成文,參差樹交影。
長門久已閉,離宮一何靜。
細草緣玉階,高枝蔭桐井。
微微夕渚暗,肅肅暮風冷。
神行揚翠旗,天臨肅清警。
伊臣從下列,逢恩信多幸。
康衢雖已泰,弱力將安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墉城:故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三國時魏明帝所築。
- 飛甍(méng):飛檐的屋脊。甍,屋脊。
- 膠葛:縱橫交錯的樣子。
- 岧嶢(tiáo yáo):高聳的樣子。
- 閟(bì):關閉,這裏指阻擋。
- 流景:指日光。景,日光。
- 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
- 屬(zhǔ):連接。
- 馳道:供帝王行駛車馬的大道。
- 丹屏:宮殿的紅色屏風。
-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後居處,這裏泛指失寵妃嬪的居所。
-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康衢:寬闊平坦的大道,這裏代指太平盛世。
翻譯
這座金墉城實在是美麗非凡,那飛聳的屋脊彼此相連。縱橫交錯之間簇擁着吹拂的行風,高聳的樓閣阻擋着流動的日光。宮殿的御溝與清澈的洛水相連,寬闊的馳道一直通向紅色屏風所在的宮殿。水面上波光粼粼,水流形成美妙的紋理,參差不齊的樹木相互交錯投影。長期緊閉的長門宮殿,那些帝王出行居住的離宮更是格外安靜。細細的綠草沿着玉石臺階生長,高高的樹枝爲桐樹下的井臺灑下濃蔭。傍晚時分,小小的洲渚漸漸昏暗,暮風冷冷地吹拂,發出肅殺的聲響。天子出行,翠旗飄揚,威嚴的天子來臨,警戒之聲傳來。而我作爲臣子隨從在行列之中,有幸蒙受天子的恩澤實在幸運。雖說如今身處太平盛世,可我能力微薄又怎能充分施展抱負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墉城的壯麗景色以及作者從駕遊歷的所見所感。開篇通過描繪金墉城的建築與風光,展現出其華貴與清幽。「飛甍自相併」「膠葛擁行風,岧嶢閟流景」等句中生動的描寫,使得城池的高大巍峨與錯落有致躍然紙上。接着描寫宮苑內的御溝、馳道以及清澈的流水、交映的樹影,渲染出一種寧靜而優美的氛圍。
詩中也寫到了長門宮的長久關閉和離宮的靜謐,透露出一種人事變遷、繁華不再的感慨。「細草緣玉階,高枝蔭桐井」,以景襯情,更增添了一種寂寥之感。
詩的後半部分,作者寫到天子出行的威嚴,「神行揚翠旗,天臨肅清警」展現出皇家的尊貴威嚴。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雖是有幸隨駕受恩,但在太平盛世中,自覺能力有限,無法大展身手的複雜情感,有一種對自身處境的憂慮與無奈。整首詩既有對景色細緻入微的描寫,又借景抒情,融入了詩人內心的感慨與思考,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