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祠雲臺題陳希夷畫像

· 張鎡
張子爲人懶無對,遮手一官追行輩。 撲緣埃壤半年餘,亡補公家真合退。 病羸應念故園荒,連緘力扣中書堂。 琳宮分秩問天得,給舍便喜書敕黃。 沉痾返舍倏去體,涸鮒順水回春塘。 壁間先掛陳處士,案上更寘銅爐香。 易編與我爲四友,一段因緣殊不偶。 從容何止兩歲期,自此相依當耐久。 清腴氣貌儼如生,入京尚想騎驢行。 世間大事硬漢了,物有所重有所輕。 後來一曲愈可尚,不暇隨人作卿相。 急歸依舊白雲鄉,忍使猿驚空蕙帳。 東吳西華遙相望,海霧天風正摧蕩。 無邊花月自依春,來伴南湖詩酒舫。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