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泗上阻風雨

· 張耒
雨昏古岸斷人跡,天黑孤城閉水關。 燈火樽前初擁膝,風雲淮上欲移山。 避人魚鳥那足怪,吹浪蛟龍不自閒。 便使乘桴亦何事,滄波歲晚合知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夜泊:夜晚停泊。
  • 泗上:泗水之上。泗,水名,河流名稱的統稱。
  • :昏暗。
  • 斷人跡:斷絕了人的蹤跡,即看不到行人。
  • 孤城:孤零零的一座城。
  • 閉水關:關閉臨水的關卡。
  • 樽(zūn)前:酒樽之前,指在酒桌前。
  • 擁膝:抱膝,一種若有所思的姿態。
  • 風雲:風和雲,在此形容風雨交加時的天氣狀況。
  • 淮上:淮河之上。
  • 移山:形容風雨的力量強大,彷彿要把山移動。
  • 避人:避開人。
  • 魚鳥:魚和鳥。
  • 那足怪:哪裏值得奇怪。
  • 吹浪:掀起波浪。
  • 蛟龍:古代傳說中能發洪水的一種龍。
  • ****不自閒(xián):不自在、不安閒,形容蛟龍在狂風巨浪中也不得安寧。
  • ****乘桴(fú):乘坐木筏。桴,小筏子。
  • 滄波:碧波,此處指江湖。
  • 歲晚:年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翻譯

在這昏沉沉的雨夜,古老的河岸已經斷絕了行人的蹤跡,天色一片漆黑,孤零零的小城緊緊關閉着臨水的關卡。在燈火閃爍的酒桌前,我初次抱膝而坐,淮河上狂風呼嘯、烏雲翻滾,力量強大得彷彿要把山移動。魚和鳥避開人羣實在不值得奇怪啊,那能興風作浪的蛟龍在這樣的風浪裏也無法安寧悠閒。就算乘着木筏漂流又能怎樣呢,在這一年將盡時面對江湖風浪,也該明白要回到寧靜之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雨夜停泊在泗上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描繪「雨昏」「古岸」「天黑」「孤城」「閉水關」,營造出一種孤寂、荒寒的氛圍,爲全詩奠定了基調。頷聯從聽覺和想象的角度,描繪了風雨交加的動態和力量感,讓人如臨其境。頸聯借魚鳥避人和蛟龍不閒,進一步渲染了風雨下環境的不安。尾聯詩人由眼前的風雨聯想到人生境遇,用「乘桴」意象表達了對人生漂泊的思考,「滄波歲晚合知還」則流露出一種對平靜、安定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在描寫風雨交加之景時融入了複雜的人生感慨,展現了詩人對生活與命運的深刻體悟。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