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對月

· 張耒
林外霜風作夜聲,入檐寒月似多情。 燈前爐畔深杯暖,更聽昭君出塞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文安君:一般認爲是張耒妻子的封號。
  • 霜風:指帶有霜氣的寒風。
  • 入檐:照進屋檐下。
  • 深杯:滿杯。
  • 昭君出塞行:古樂府琴曲名,內容多寫王昭君遠嫁匈奴的故事。

翻譯

夜晚,樹林外面霜風呼呼作響,那寒冷的月光照入屋檐,彷彿飽含着深情。在燈燭前,暖爐畔,我們把酒杯滿滿斟起,感受着這份溫暖,此時更有琴曲《昭君出塞行》的悠悠樂音傳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夜溫馨而略帶憂傷的畫面。開篇通過「霜風作夜聲」營造出清冷的環境氛圍,而「寒月似多情」則將冰冷的月光賦予人的情感,給人以溫柔之感,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燈前爐畔深杯暖」描繪出和親人相對而坐,圍爐取暖、飲酒的溫馨場景,展現出一種寧靜愜意的生活狀態。尾句「更聽昭君出塞行」則筆鋒一轉,引入古曲,爲這溫馨的畫面增添了一抹惆悵與哀怨,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生活中複雜情感的思緒,既有當下與親人相聚的溫暖,又有一絲難以言說的幽思。整首詩情景交融,細膩動人,展現出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