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鸣蝉篇
註釋
- 盧思道:隋代詩人。
- 羣嘶玉樹裏:嘶,鳴叫。玉樹:本指神話中仙樹,此處可理解爲美麗的樹木。
- 回噪金門側:金門:漢代宮門名,這裏代指宮殿附近。
- 清露供朝食:朝(zhāo),早晨,清晨的露水作爲蟬的食物。
- 流亂罷還續:鳴聲斷斷續續,凌亂。
- 酸傷合更離:聲音中充滿悲傷,好像在訴說離合。
- 超忽:遙遠渺茫。
- 蕪沒:荒蕪,雜草叢生。
- 坐見:空自看着。
- 河流帶地從來嶮(xiǎn):嶮,同「險」,河流環繞大地,地勢一直險峻。
- 峭路幹天不可越:幹(gān),衝。陡峭的山路高聳入天難以跨越。
- 紅塵早弊陸生衣:陸生:指西漢陸賈。此處說路途奔波,塵世的奔波早已使衣服破舊。
- 明鏡空悲潘掾(yuàn)發:潘掾:指西晉潘岳。這裏用潘岳頭髮變白嘆息時光流逝,空自悲傷。
- 鳴鐘列鼎自相求:鳴鐘列鼎,指富貴人家的生活排場,人們都在追求這種富貴生活 。
- 漸臺:漢代建章宮的臺名,在太液池中 。
- 太液:漢代池名,在長安城西。
- 甲觀:漢太子宮中的觀名。
- 龍樓:漢代太子宮門名,後泛指太子所居之宮。
- 說客恆持小冠出:說客常常戴着小冠出門活動。
- 越使常懷寶劍遊:越國使者時常佩着寶劍出遊。
- 尚主:娶公主爲妻。
- 詎念嫖姚嗟木梗:詎(jù),怎。嫖姚,這裏用霍去病官名代指武將。木梗指木偶人,感慨武將如木偶一樣身不由己。
- 田單倦土牛:田單以火牛陣破敵,這裏說他陷入疲憊。
- 離離:茂盛的樣子。
- 獨校子云書:子云,西漢揚雄字,獨自校對揚雄所著的書,這裏體現一種寂寞的學術活動。
- 驅少遊馬:少遊,東漢馬少遊,滿足於平凡生活,這裏指過簡單自在生活。
翻譯
聽那蟬兒鳴叫,這聲音裏飽含無盡悲傷。在美麗的玉樹間蟬羣嘶鳴,在宮殿附近鳴聲迴盪。長風送來蟬兒夜晚的叫聲,清晨的露珠是它們的食糧。夜晚的微風、清晨的露水對蟬來說倒是很適宜,在秋日的高枝上獨鳴卻無人能全懂它的哀傷。蟬兒小小的身子藏在幾片樹葉間,悲哀地鳴叫着抱定一根樹枝。鳴聲凌亂,停歇一陣又繼續,那悲傷好像在訴說着聚了又散的滄桑。旁人剛剛聽上一會兒心腸就要斷裂,遠方的遊子才聽到聲音淚水就已先流。故鄉已經遙遠渺茫,家中的庭院正荒蕪雜草叢生。一天又一天,空自看着秋夜漸涼的明月。河流環繞大地地勢向來險惡,陡峭的山路高聳入雲難以跨越。在塵世中奔波早已使衣着破舊,對着明鏡空自悲嘆頭髮像潘岳一樣變白。長安城是帝王所在的繁華都城,人們都在追求鳴鐘列鼎般的富貴生活。向西眺望可見臨着太液池的漸臺,向東瞻望能看到接近龍樓的甲觀。說客常常戴着小冠外出活動,越國使者時常佩着寶劍四處遊歷。學仙不成卻先娶了公主,探尋河源無果卻已經封侯。富貴功名大多都有預料,繁華輕薄的生活看似沒有憂愁。可是誰能想到如霍去病那樣的武將身不由己的感慨,又有誰記得田單那樣的將領也會身心疲憊。還是回去吧,回到青山之下。秋菊長得十分茂盛每日都可採摘把玩,獨自在山林曠野中以乾魚爲食設宴自樂。與其像揚雄那樣寂寞地校書,不如像馬少遊那樣過着自在隨性的平凡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蟬鳴,抒發了詩人複雜的情感。開篇以聽蟬悲起筆,營造出一種哀傷氛圍。詩中描繪了蟬在不同環境中的鳴叫聲,借蟬鳴寄託自己的身世之感。詩人一方面感慨自己漂泊在外,故鄉荒蕪,時光流逝,如「故鄉已超忽。空庭正蕪沒。一夕復一朝。坐見涼秋月」,寫出了漂泊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對歲月蹉跎的無奈。另一方面,詩中展現了長安城的繁華富貴場景,以及人們對功名的追逐,「長安城裏帝王州。鳴鐘列鼎自相求」等句,透露出詩人對這種世俗追求的複雜態度,既有羨慕又有批判。同時,詩人通過「詎念嫖姚嗟木梗。誰憶田單倦土牛」等典故表達了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感慨,借古喻今,抒發自己內心深處得不到理解和施展才華的苦悶。詩的結尾,詩人嚮往返回青山,過簡樸自在的生活,「歸去來。青山下」表明了他對平靜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詩人在複雜塵世中的掙扎與抉擇。整首詩情感豐富深沉,用典自然巧妙,寫景與抒情相結合,展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