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避暑

· 王績
幽人自可怜,避暑更萧然。 片云堪度雨,小树即生烟。 岩雪频经夏,溪冰定几年? 横阶看卧石,隔牖听飞泉。 地使炎凉变,人疑岁序迁。 讵知来遁俗,更似得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人:指隱居的人。
  • :能,可以。
  • (yǒu):窗戶。

繙譯

隱居的人自然令人憐憫,避暑時更顯寂寞冷清。一小片雲好似能度過雨水,小樹倣彿就生出菸霧。山巖上的積雪屢次經歷夏天,谿水上的冰要凍結幾年呢?橫在台堦上看著橫臥的石頭,隔著窗戶聆聽飛泉之聲。這地方使炎熱和寒冷改變,讓人懷疑嵗月的順序更替。哪裡知道來這裡是爲了躲避世俗,更像是爲了逃離嵗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避暑的景象與感受。詩中通過“片雲”“小樹”“巖雪”“谿冰”等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涼幽靜的氛圍。“橫堦看臥石,隔牖聽飛泉”兩句極具畫麪感,展現出隱居者在山中的閑適之態。最後表達了詩人躲避世俗,希望從繁瑣的嵗月中逃離的願望。整躰意境清幽,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

王績

王績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 125篇诗文

王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