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九月不雨至

· 唐庚
老去生涯白木鑱,脫逢艱食更何堪。 春深野色憂年惡,夜半檐聲覺雨甘。 睡外莫聽泥活活,想中已睹麥含含。 明朝竹徑添幽事,玉版堂頭作小參。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辰:干支紀年中的年份。
  • 白木鑱(chán):一種木製的農具,這裏指簡單的生活用具。:本意是銳器。
  • 艱食:糧食匱乏。
  • 年惡:收成不好,年景差。
  • 檐聲:屋檐上落下雨水的聲音。
  • 泥活活(guō guō):形容泥土溼軟,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活活:水流聲,這裏指泥水流動聲。
  • 麥含含:麥子飽滿的樣子。
  • 玉版堂:可以理解爲清淨之地,有可能與竹子生長處相關 。
  • 小參:原指佛教儀式,這裏可理解爲悠然賞景之類閒適的活動

翻譯

人老了以後,生活簡單樸素,只有白木鑱相伴。恰好又遇到糧食匱乏的艱難時期,這日子實在令人難以承受。春已深了,野外的景色讓人擔憂今年的收成不好。半夜裏聽到屋檐傳來雨滴落下的聲音,這雨聲聽起來是那麼甘甜美好。不用特意出去,睡夢中聽到外面泥水流動的聲音,在想象裏彷彿已經看到了飽滿的麥子。等到明天,竹林小徑定會增添不少清幽的樂趣,我要到那清淨之地悠然賞景。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乾旱盼雨展開情感的抒發。首聯以白描的手法,寫出自己年老且生活困窘,面對糧食匱乏的無奈。詩人通過「白木鑱」這個形象,勾勒出自己簡單樸素甚至貧困的生活狀態。頷聯中「春深野色憂年惡」,生動地刻畫了詩人內心的擔憂,眼中看到的田野景色都因爲對收成的憂慮而蒙上一層陰霾;「夜半檐聲覺雨甘」,聽到雨聲的那一刻,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甘」字將他對雨水的期盼和喜愛細緻地表達出來。頸聯進一步展開想象,「睡外莫聽泥活活」描繪了睡得並不安穩,聽到外面雨水帶來的泥水聲;「想中已睹麥含含」通過聯想,呈現出想象中雨後麥子飽滿的景象,表現出對豐收的憧憬。尾聯描寫雨過天晴後詩人計劃前往竹徑幽處賞景的安排,表現出一種得雨後的閒適心情 ,同時也讓整首詩在情感的表達上更具層次,從憂到喜,從盼到樂,詩人的心情隨着雨情變化而變化,描繪出一幅生動的情感畫卷。

唐庚

宋眉州丹棱人,字子西。哲宗紹聖間進士。徽宗時,爲宗子博士。張商英薦其才,擢提舉京畿常平。商英罷相,坐貶惠州安置。遇赦還,復官承議郎,歸蜀道卒。爲文精密,諳達世務,文采風流,人稱小東坡。有《三國雜事》、《唐子西文錄》、《唐子西集》。 ► 3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