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新火」。
- 詩豪:指富有才華、豪情滿懷的詩人,這裏是作者自指。
- 嘉月:美好的月份,這裏指清明節所在的農曆三月。
- ****溟海(míng hǎi):指大海。
- 巨鰲: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 ,這裏象徵重大收穫。
- ****橈(ráo):船槳,這裏代指船。
- 鼙(pí)聲:擊鼓聲,鼙是古代軍中的一種小鼓。
翻譯
寒食過後新起的煙火嫋嫋升騰飄上柳梢,上天恩賜美好的景緻激發我詩興如潮。在這江湖畔恰逢這美好的月份,如同在廣闊大海同時捕獲巨大的鰲。湖水隨着春日的雨水不斷上漲,那天空的青雲都比不上畫樓的高度。千萬支船槳划動如插上羽毛,擊鼓聲陣陣,好像十里之外的驚雷要驚退傍晚的江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明日西湖的熱鬧景象與美麗風光。首聯「新火飛煙上柳梢,天供好景助詩豪」借新火、柳梢等清明時節典型意象,營造出清新又充滿生機的氛圍,同時抒發詩人面對美景詩興大發的豪情。頷聯「江湖一處逢嘉月,溟海同時得巨鰲」以巧妙形象的比喻,將自己在清明時節的收穫比作在大海得到巨鰲,體現出內心的滿足與得意。頸聯「白水更隨春雨長,青雲不及畫樓高」,由湖中的水與天上的雲對比,突出畫樓的高大,展現出西湖景色的宏大壯觀。尾聯「千橈插羽鼙聲動,十里驚雷奪暮濤」則着重描寫西湖上熱鬧的場景,船槳如羽,鼙聲雷動,彷彿要蓋過暮濤,生動地描繪出清明時節西湖的歡快活潑、喧囂熱鬧,充分體現了西湖的春日盛景,也讓讀者感受到當時的歡樂氛圍以及詩人陶醉其中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