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宴慢/山亭宴有美堂贈彥猷主人

· 張先
宴亭永晝喧簫鼓。倚青空、畫闌紅柱。玉瑩紫微人,藹和氣、春融日煦。故宮池館更樓臺,約風月、今宵何處。湖水動鮮衣,競拾翠、湖邊路。 落花蕩漾愁空樹。曉山靜、數聲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煙逗雨。新歡寧似舊歡長,此會散、幾時還聚。試爲挹飛雲,問解寄、相思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永晝:漫長的白晝。
  • 紫微人:指顯貴的人,這裏指主人。
  • :和藹。
  • 春融日煦:形容氣候暖和宜人。融,暖和;煦,溫暖。
  • 故宮:從前的宮殿。
  • 約風月:指相約在美好的景色中。風月,清風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
  • 競拾翠:人們競相在湖邊拾取翠鳥的羽毛或花草等,是一種春日活動。
  • 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死後化作杜鵑鳥,又名子規。這裏指杜鵑鳥的叫聲。
  • :舀,這裏有「摘取」之意。

翻譯

宴亭裏一整天都回蕩着簫鼓的喧鬧聲。亭臺倚靠着青天,紅色的欄杆,玉立的柱子。尊貴優雅的主人和藹可親,彷彿帶着春天般的溫和氣息和暖陽般的溫煦。曾經的宮殿池館以及亭臺樓閣,在相約美好的夜晚,不知何處纔是賞景佳處。湖水波動映襯着人們鮮豔的衣裳,大家在湖邊路上競相拾取翠物。 落花在風中盪漾,枝頭空空地惹起愁緒。清晨的山間靜謐,偶爾傳來幾聲杜鵑鳥的啼叫。上天送來了這般美好的景緻,可卻天色黯淡,稀疏的煙靄中還帶着些雨意。新的歡樂怎能像過去的歡樂那般悠長持久,這次聚會結束後,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相聚。試着摘取一片飛雲,問問它能否爲我寄去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詞是張先在有美堂爲友人彥猷所創作。上闋描繪了有美堂宴會熱鬧盛大的場景,從宴亭中的簫鼓喧天,到倚青天畫欄紅柱的亭臺樓閣,再到紫微貴人以及熱鬧的民間活動,展現出當時的繁華與熱鬧。下闋情感基調發生變化,以落花、空樹表達愁緒,杜鵑啼聲更添幾分憂傷,黯淡疏煙逗雨的景色,渲染了氣氛。詞人將新歡與舊歡相比,感慨聚會的短暫,最後以摘取飛雲寄送相思結尾,表達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分別的傷感。整首詞情景交融,描繪了一個既有歡宴熱鬧,又有惜別之愁的畫面。

張先

張先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遊。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