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樑

· 張先
夜月啼烏促亂弦。江樹遠無煙。缺多圓少奈何天。愁只恐、下關山。 粉香生潤,衣珠弄彩,人月兩蟬娟。留連殘夜惜餘歡。人月在、又明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促亂弦:急促地彈奏出嘈雜的絃音。
  • 奈何天:令人無可奈何的時光。常指春末夏初,容易引起人的感慨的時節,這裏也可指令人無奈的境遇 。
  • 關山:關隘和山川,常用來代指路途遙遠。
  • 蟬娟:通常寫作「嬋娟」,姿容美好的樣子 。

翻譯

夜晚的月光下,烏鴉啼叫,急促的絃音顯得有些雜亂。遠處江邊的樹木朦朧,彷彿沒有了煙霧一般。月亮總是缺的時候多,圓的時候少,這令人無奈的時光啊。滿心的憂愁只恐怕隨着自己一路翻過關山。 她身上散發着脂粉清香,肌膚溫潤,衣服上的珠飾光彩靈動,她就和明月一樣姿容曼妙。捨不得這殘留的夜晚,珍惜這剩餘不多的歡樂時光。盼望着明年的這個時候,人和月還能依舊這般美好。

賞析

這首詞的上闋營造出一種冷清、哀愁的氛圍。「夜月啼烏促亂弦」描繪的場景,既有夜晚的靜謐,又因烏鴉啼叫和雜亂的絃音打破這種寧靜,徒增煩躁之感,「江樹遠無煙」則增添了畫面的朦朧與寂寥,「缺多圓少奈何天」以月的盈虧來暗示人生的不如意,直抒無奈的情懷,而「愁只恐、下關山」則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憂愁以及前路漫漫的擔憂。

下闋詞風一轉,描寫了女子的美麗動人。「粉香生潤,衣珠弄彩,人月兩嬋娟」將女子的姿容與明月相媲美,展現出一種美好溫馨的場景,同時「留連殘夜惜餘歡」體現出兩個人珍惜相聚的時光,不想夜晚就此結束。結尾「人月在、又明年」則表達了對未來重逢的期盼,雖然帶有一絲不確定感,但依然給人以希望 ,全詞情感豐富、細膩,把離別時的愁緒,相聚時的歡悅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都融合於優美的詞句之中。

張先

張先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遊。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