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 張先
杜陵春,秦樹晚。傷別更堪臨遠。南去信,欲憑誰。歸鴻多北歸。 小桃枝,紅蓓發。今夜昔時風月。休苦意,說相思。少情人不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更漏子:詞牌名。
  • 杜陵:地名,在今陝西西安東南,這裏借指送別之地。
  • :承受。
  • 臨遠:面對遠方。
  • :依靠、憑藉。
  • 紅蓓(bèi)發:紅色的蓓蕾開放。
  • 休苦意:不要苦苦地執意。

翻譯

杜陵的春天已至,秦地的樹木籠罩在暮色裏。此時傷懷於離別,更難以承受面對遠方的愁緒 。想要給南下的人捎信,卻不知道憑藉誰去傳遞。因爲那些鴻雁大多都是往北飛去。 小桃枝上,紅色的蓓蕾已然綻放。今夜的風光,還是和往昔一樣的清風明月。不要再苦苦執着,訴說着相思之情了。薄情的人根本不會知曉這一份深情。

賞析

這首《更漏子》是張先傷離惜別的懷人之作。上闋開篇點明時間地點,描繪暮春景色,爲傷別營造出哀婉的氛圍,「傷別更堪臨遠」直接抒發離別且面對遠方的痛苦。「南去信,欲憑誰。歸鴻多北歸」表達了欲寄書信卻無人可託的無奈,借歸鴻北飛更添哀愁。下闋由景入情,小桃枝上的紅蓓,勾起對往昔風月的回憶。 「休苦意,說相思。少情人不知」,直抒胸臆,詞人明白即便傾訴相思也是徒勞,那個薄情之人根本不懂,將詞人的哀怨無奈推向高潮。整首詞情景交融,通過時間與空間的轉換,細節描寫與情感抒發交相輝映,刻畫出詞人內心深處的寂寞與斷腸的相思之情 。

張先

張先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遊。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