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溪山

· 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徵。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誰知有微徑,在此蒼翠屏。 昔聞五尺道,馳心已伶俜。 今朝復何朝,冒此絕險行。 側路不容足,下瞰千仞坑。 步武一蹉跌,隕身如建瓴。 避地本愛死,茲行豈偷生。 籃輿仗傖人,崎嶇信所經。 下爲崖石礙,上苦蘿蔓攖。 陰巖多沮洳,泥苔汰相仍。 薄暮雨欲來,白雲起如蒸。 稍觀前山暗,已復如懸繩。 行行入中林,心悸萬鼓鳴。 三泉如雪翻,競瀉石上聲。 值此絕世景,避賊難爲情。 路轉復臨川,濁流方滿盈。 波神恣桀鷔,勢欲丘壑平。 雄張擁行潦,河瀆將抗衡。 我方媚斯水,敢誇海若名。 叫度雨踰急,山煙深杳冥。 舍棹即絕壁,扶持陟碐層。 經行細石墜,十步九戰兢。 羊腸與三塗,其險莫與京。 叱馭匪前哲,但覺微命輕。 須臾至田家,茅茨耿清燈。 篝火燎衣溼,坐使愁慮並。 夜雨喧客耳,羈夢何由成。 平明起長望,重陰竟四瞑。 嘉禾垂壟病,惡木連山榮。 兵荒兼歲惡,吁嗟此黎氓。 泥水方自蔽,出門諒何能。 窮居未覺苦,籬外長峯青。
拼音
張嵲

張嵲

宋襄州襄陽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高宗紹興五年召對,疏稱宜固守待變,又言荊、襄、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除祕書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請薄賦安民。七年,遷著作郎,請選儒臣爲蜀、荊、襄帥。旋因牽連刊改《神宗實錄》罪,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覆上書極論朋黨之害。金人背盟,爲秦檜畫策草檄。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尋被万俟劾罷。起知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爲政頗嚴酷。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工詩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