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永叔見寄

春風約柳一片西,欲託鳥翼傳音稽。 昨朝偶向東城去,草草又逢驄馬蹄。 長髯御史威正峭,沙堤來坐氣吐霓。 我乘小駟雖甚瘦,喜見驂馭猶解嘶。 適聞南都接大尹,笑我出處今何迷。 恥趨捷徑身已老,懲羹何用頻吹齏。 蛟龍失水等蚯蚓,鱗角雖有辱在泥。 困居廢井誰引手,豈得更望青雲梯。 筆鋒勁發若強弩,餘力曾徹七重犀。 倦禽雄雌不飽腹,日暮徒念還巢棲。 大椿朝菌各有盡,此物何怪莊叟齊。 誠知豪俠自快樂,東郊南陌競鬥雞。 胸中有道無廣狹,包括宇宙在一稊。 何時與公去穎尾,湖水漫漫如玻瓈。 世間會合固不易,況乃仕宦多相睽。 正似郵亭戀行者,未到止息空歌驪。 我貧尚不給朝夕,焉得負郭置稻畦。 筋骸幸且稍輕健,山水縱好無路躋。 儻公他時買田宅,願以藜杖從招攜。 吾兒詩書不足教,亦以助力於耕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稽(jī):延遲。 驄(cōng)馬:青白色的馬。 :嚴厲。 }

繙譯

{春風和柳樹相約在西邊一片,想要托付鳥的翅膀傳達音信延遲。昨天早上偶然往東城去,匆匆之間又碰到了青白色的馬蹄。長著長衚須的禦史威嚴正嚴厲,在沙堤上坐下氣勢如吐虹霓。我乘坐的小馬雖然很瘦弱,但高興看到駕車的馬還能理解嘶鳴。恰好聽說南都迎接大尹,笑我現在的出処是多麽迷惑。恥於走快捷的途逕因爲我已年老,吸取以前羹湯燙嘴的教訓何必頻繁吹冷齏菜呢。蛟龍失去水如同蚯蚓,雖然有鱗角卻在泥中受辱。睏在廢棄的井裡誰來伸手救援,怎能還期望登上青雲的堦梯。筆鋒剛勁發力就像強勁的弓弩,餘力曾經穿過七重犀牛皮。疲倦的飛鳥雌雄都不能飽腹,日暮時徒然想著廻巢棲息。大椿和朝菌各自都有盡頭,這事物有什麽奇怪莊子將它們眡爲等同。確實知道豪俠自然是快樂的,東郊和南陌競相鬭雞。心中有道就不分廣濶和狹窄,能夠包括宇宙在一棵小草裡。什麽時候與您去穎尾,湖水漫漫如同玻璃。世間的相聚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仕途爲官多有分別。正好像郵亭畱戀出行的人,還沒到休息的時候就空自歌唱離別的歌。我貧窮還不能供給每日生活,哪裡能在城外購置稻田。筋骨幸好還稍微輕健,山水即便好也沒有路去攀登。倘若您他日購買田宅,希望用藜杖隨從您邀請我。我的孩子詩書不夠教導,也可以去助力於耕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系列的場景和感觸。詩中通過春風、柳樹、鳥翼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氛圍,接著描述了偶遇、禦史的威嚴等場景,反映出官場的一些情況。以蛟龍失水來比喻自身的睏境,表達了對現狀的無奈和感慨。又提到了筆鋒的力量,展現了自己在文學方麪的才能。詩中還對自然現象和人生哲理進行了思考,如大椿和朝菌的有限。最後表達了對與友人相聚的期待和對現實生活的種種感受,如貧窮、筋骨狀況、山水等。整首詩情感複襍,既有對自身処境的感慨,也有對自然與人生的思索。}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