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捨人:指李姓的捨人官,古代官名,此処可能是對某位官員的尊稱。
- 淮南提刑:淮南地區的司法長官。
- 啄木:鳥名,以其嘴有硬鉤能鑿木捉蟲而著名。
- 蠹:蛀蟲,這裡比喻奸佞小人。
- 撓:彎曲,引申爲受損或動搖。
- 微蟲:小蟲子,此処可能暗指小人。
- 爾腹:你的肚子,這裡代指李捨人的肚子裡的智慧。
- 庸人:普通人,平庸之人。
- 傾巧:權謀詭計。
繙譯
啄木鳥想要除掉蛀蟲,蛀蟲雖去但樹木也受到了傷害。何必非要喫掉那些小蟲,你的智慧難道還不夠填滿嗎? 世間本來就沒有太多紛爭,衹是因爲庸人們自己瞎忙亂,制造出麻煩。 您深知歷史的深邃,最終會感到慙愧,因爲那些使用狡詐手段的人其實竝無必要。
賞析
這首詩以啄木鳥除蟲爲喻,批評了社會上一些試圖通過權謀手段打擊對手的小人行爲。詩人認爲,真正的智者無需用這些手段來顯示自己的能力,因爲內心的清明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足以証明其價值。同時,詩人也對那些庸人制造無謂紛爭的行爲進行了諷刺,指出他們才是造成問題的根源。整首詩寓言性強,語言質樸,富有哲理,表達了對公正和智慧的崇尚。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
梅堯臣的其他作品
- 《 道中謝晏相公寄酒 》 —— [ 宋 ] 梅堯臣
- 《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 》 —— [ 宋 ] 梅堯臣
- 《 詠王右丞 》 —— [ 宋 ] 梅堯臣
- 《 和孫端叟蠶具十五首繭館 》 —— [ 宋 ] 梅堯臣
- 《 聞高平公殂謝述哀感舊以助輓歌三首 》 —— [ 宋 ] 梅堯臣
- 《 初聞蛙 》 —— [ 宋 ] 梅堯臣
- 《 次道約食後同敏叔中道平叔如晦詣景德浴以風埃遂止 》 —— [ 宋 ] 梅堯臣
- 《 依韻和石昌言學士求鼠須筆之什鼠須鼠尾者前遺君謨今以鬆管代贈 》 —— [ 宋 ] 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