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子聰會董尉家

董生方好雅,茲日爲掃扉。 森爾延嘉賓,歡然去塵機。 有客振雙袂,敢言陽春暉。 聊停玉麈尾,爲歌金縷衣。 古辭何稠疊,無乃惜芳菲。 三閭不餔糟,二子自採薇。 雖留千載清,未免當時飢。 吾愛曹公詩,古來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當何歸。 四座驚此語,未厭翠觴飛。 胡能後天地,何可恃輕肥。 沉酣且長詠,白首空歔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董生:指董尉,詩中舉辦聚會的主人。
  • 好雅:喜好高雅之事。
  • 掃扉:清掃門戶,指準備迎接客人,此處表示熱情待客。
  • 森爾:整齊有序的樣子。
  • :邀請。
  • 塵機:塵俗的機心,指世俗的雜念。
  • ****振雙袂(mèi):揮動雙袖,形容動作灑脫。袂,衣袖 。
  • 敢言:斗膽說。
  • 陽春暉:指陽春三月的光輝,這裏可能用來比喻高雅的言辭或美好的氛圍。
  • 玉麈(zhǔ)尾:魏晉清談時,名士們常執的一種拂塵,此處代表高雅的交談。
  • 金縷衣:曲調名,也有同名古詩勸人珍惜美好時光。
  • 古辭:指金縷衣相關的舊歌詞。
  • 稠疊:繁多、重疊。
  • 無乃:恐怕,莫非。
  • 惜芳菲:珍惜美好的花草,這裏指珍惜美好時光、青春年華。
  • ****三閭(lǘ):指屈原,曾任三閭大夫。
  • 不餔(bū)糟:《漁父》中記載,屈原不願「餔其糟而歠其醨」,即不隨波逐流,堅守自己的高潔品行。餔,吃。
  • 二子:指伯夷、叔齊。
  • 采薇: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在首陽山,比喻堅守氣節。
  • 曹公詩:指曹操的詩,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感慨人生短暫的詩句 。
  • ****翠觴(shāng):玉杯,此指美酒。
  • 胡能:怎麼能夠。
  • 後天地:比天地的存在還長久。
  • 恃輕肥:依靠富貴生活。輕肥,輕裘肥馬,指代富貴。
  • ****歔欷(xū xī):哽咽,抽噎聲,這裏表示嘆息。

翻譯

董尉一向喜好高雅之事,在這一天清掃門戶準備迎接客人。 整齊有序地邀請衆多嘉賓,讓大家歡歡喜喜地拋開世俗雜念。 有客人揮動雙袖,斗膽講出如陽春光輝般高雅的話語。 暫且停下高雅的清談,唱起《金縷衣》這支曲子。 那古老的歌詞重重疊疊,大概是在勸人珍惜美好的年華。 屈原不隨波逐流,伯夷叔齊堅守氣節采薇而食。 他們雖然留下千古的清高名聲,可在當時不免忍飢挨餓。 我喜愛曹公的詩篇,自古以來沒人敢非議。 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短暫,除了沉醉還能有什麼歸宿? 在座的人都被這話驚動,卻並不厭煩頻頻舉杯暢飲。 人怎麼能比天地存在更長久,又怎能只依靠榮華富貴? 盡情地沉醉並長久吟唱,到了白髮蒼蒼只能空自嘆息。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在董尉家聚會的場景。開篇點明聚會因主人好雅而起,營造出高雅融洽的氛圍。詩中穿插客人的言行舉止、清談歌唱,展現聚會的豐富和文人雅士的風采。接着由《金縷衣》古辭引出對人生態度的探討,提及屈原、伯夷叔齊堅守高潔卻忍飢挨餓,曹操感慨人生短暫等典故,反映出不同價值觀的碰撞。詩人借曹公詩表達對人生短暫的感慨,認爲不應只追逐富貴,要懂得沉醉享受當下。通過衆人驚而未厭、頻頻舉杯的反應,強調這一觀點得到多數共鳴,也爲結尾發出「白首空歔欷」的嘆息埋下伏筆。整首詩敘事與抒情議論結合巧妙,用典豐富自然,在聚會日常題材中深刻探討人生問題,展現出梅堯臣詩歌質樸而深邃的風格。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