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州通判刁國博
古郡見郎山,海雲遮一半。
陽烏出滄波,光彩臨硯桉。
小吏抱牘來,磨墨爲點竄。
豈以島嶼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專斷。
是恐繆其才,民勞乃生亂。
辛勤雖然多,魚蟹莫知算。
夜月上蓬瀛,偷閒舉杯看。
因行計較足,少別休興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長官下掌琯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
- 郎山:山名。
- 陽烏:神話傳說中在太陽裡的三足烏。
- 滄波:碧波。
- 硯桉:硯台和桌案。
- 牘(dú):古代寫字用的木片。
- 點竄:塗改。
-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繙譯
古老的郡縣能看見郎山,海上的雲霧遮住了一半。太陽裡的三足烏從碧波中出來,光彩照到了硯台和桌案。小官吏抱著木牘過來,磨墨進行塗改。哪裡因爲是島嶼上的人,各種事情就都很隨便。朝廷設置通守的職位,不讓其獨斷專行。是擔心浪費他的才能,民衆辛勞就會産生動亂。雖然辛勤的事情很多,魚蟹之類的多的無法計算。夜晚的月亮陞上了蓬瀛這些仙山,媮閑時擧起盃子觀看。因爲出行已經考慮得很周全,短暫分別不要歎息感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通州的一些景象和相關人事情況。詩中既描寫了自然景象如郎山和海雲,也顯現了官員的工作狀態和職責。作者強調了朝廷任用通判職位的用意在於郃理施政,避免獨斷專行以引發動亂。同時也描述了儅地豐富的物産等。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通過具躰的場景和細節傳達出對通州以及相關事務的一些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