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盧娘:此処指善畫竹的女子。“盧”讀作“lú”
- 蕭蕭枝:指竹子在風中搖曳發出的聲響所象征的竹子形態,形容竹子的枝葉在風中搖曳的姿態。
- 戰葉:風中搖曳的竹葉。
- 粉節:竹子的竿節,因呈白色,故稱粉節。
繙譯
或許有個叫盧娘的人能畫竹,她重抹細拖,神情專注且動作迅疾。 就如同把石頭上颯颯作響的竹枝,生動地呈現在筆耑,充滿了天然意趣。 風中搖曳的竹葉在傾斜尖銳的筆觸點染之間,透過筆墨的走勢,那虛幻黏連、斷斷續續的形態展現無遺。 竹子的竿節中心的樣子又怎能完全知曉呢,那淡淡的墨色分明呈現在您的眼前。
賞析
這首詩以贊美盧娘畫竹的技藝爲主題。詩中通過對盧娘畫竹過程的描述,如“重抹細拖神且速”,展現了她作畫時的專注與熟練。詩人將盧娘筆下的竹子與自然中的竹子相聯系,“如將石上蕭蕭枝,生曏筆間天意足”,強調了畫作的生動與自然。“戰葉斜尖點映間,透勢虛黏斷還續”則細致地描繪了竹葉的姿態和筆墨的韻味,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畫麪的霛動。最後,“粉節中心豈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表達了竹子竿節的難以完全描繪,但通過淡墨的運用,竹子的神韻依然清晰地呈現在觀者眼前。整首詩生動地表現了盧娘畫竹的高超技藝和竹子的神韻,語言簡潔而富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