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維陽

當時永叔在揚州,中秋待月後池頭。約公準擬與我敵,是夜二雄張利矛。 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樹婆娑而枝虯。 作詩誇詫疑天公,愛惜光彩向此收。四坐稽顙嘆辯敏,文字響亮如清球。 更後數日我北去,相與送別城門樓。誰知康成能飲酒,一飲三百杯不休。 雞鳴各自便分散,山光寺側停畫舟。我來謁公公未起,臥索大白鬚扶頭。 而今倏忽已八載,公領府事予居憂。歐陽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詔傳星流。 問公可憶羊叔子,雖在軍中常緩帶而輕裘。寄聲千里能信不。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