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苔徑:長滿青苔的小路。苔(tái),苔蘚植物的一綱。
- 方響:古代打擊樂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長方鐵片組成,分兩排懸於架上。用小鐵槌擊打,聲音清濁不等。
翻譯
一條彎曲的長滿青苔的小路,引領着人們走向那清爽的松樹。佈滿蒼苔的石頭堆砌的高臺地勢較高,晚風吹拂而來。那方響敲擊的聲音在雲海光影裏雜亂響起,琵琶美妙的樂聲高高地映襯在潺潺的水流聲當中 。
賞析
這首《龍虎山》描繪出龍虎山清幽又充滿詩意的景色。首句「一灣苔徑引清鬆」,僅用七字,便勾勒出一幅幽靜的畫面,蜿蜒的苔徑和挺拔的青松,營造出神祕清幽的氛圍。「蒼石壇高進晚風」,又以高處的蒼石壇和輕柔的晚風,進一步強化了靜謐之感,讓讀者彷彿能感受到那輕柔拂面、帶着山間清氣的晚風 。
後兩句將筆觸轉向聲音描寫,「方響亂敲雲影裏」,「亂敲」二字,讓清脆的方響之聲帶着靈動與活潑,穿透雲影,給幽靜的山間增添了幾分動感。「琵琶高映水聲中」,則把琵琶聲與潺潺的水聲相融合,琵琶高亢之音與清幽的水相互映襯,視聽交織,使龍虎山既充滿了自然之美,又富有美妙的音樂韻律。整首詩通過描寫龍虎山的景物與聲音,動靜結合,爲讀者呈現出一幅空靈、幽美、充滿詩意的山水畫卷。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