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菴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觀劉貫道蘭亭禊飲圖作歌
永和觴詠誰能繼,蒲褐山房夜高會。
裠屐都饒曆代風,風流本屬王家事。
酒酣燭樹光模糊,潑眼見此蘭亭圖。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風淸氣來吹噓。
橫綃七尺何不有,中山劉郎寫生手。
名士爭摹馬渡餘,苦心爲落龍眠後。
亭陰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誰是。
倚欄一老觀鵝羣,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軍。
一人偏右岸巾幘,若爲蒼生動顔色。
不絲不竹情不歡,此是東山謝安石。
一人據案坐上風,若欲自命爲文雄,彷彿應是孫興公。
當年作詩復作序,似在慘淡經營中。
其餘醉醒行坐亂無次,一一皆具點睛勢。
或吟或飲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氣。
最後一客依修篁,擁虎皮坐神激揚。
脫非謝散騎,合是袁龍驤。
四十二人盡名彥,何必皆詩皆有傳。
士女空誇洛水遊,旌旗卻笑華林宴。
古來文讌此獨尊,亦憑此畫方傳神。
後來圖裕陵,隆準日角龍爲眞。
眞龍貌得猶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聞伯駒先時亦有作,吾家文獻歎錯愕。
謂其鐵毫微密極盡神,試較龍眠定何若。
那得三圖風雨倏合幷,各出精靈鬭強弱。
不須望古窮幽探,筵前名士皆東南。
我公文章經濟赫爲盛時出,不比典午末造無益惟空談。
後來好事作眞蹟,莫畫當年盡今夕。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