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元忠縣丞北歸
君從循州來,卻向饒州去。拍天海浪拂日峯,瓊尺裁成錦機句。
學詩初學陳後山,霜皮脫盡山骨寒。近來別具一隻眼,要踏唐人最上關。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峯雪。只今六月無此物,君能喚渠來入筆。
恰則新鶯百囀聲,忽有寒蛩終夜鳴。瀟湘故人江漢客,爲君一夜頭盡白。
我欠天公詩債多,霜髭撚盡未償它。君懷玉盤金叵羅,合騎天駟超天河。
如何也鑄一大錯,自古詩人多命薄。黃茅起煙如黃沙,瘴母照永曼陀花。
廣東之遊樂復樂,勸君不如早還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循州:地名。
- 饒州:地名。
- 陳後山:即陳師道,北宋詩人。
- 叵(pǒ)羅:古代飲酒用的一種敞口的淺杯。
- 瘴母:傳說中能致瘴氣的神。
- 照永:可能有誤,或許應是「昭明」。
- 曼陀花:即曼陀羅花。
翻譯
你從循州而來,卻又要往饒州去。拍打着天空的海浪輕拂着日峯,如美玉般裁剪出如錦緞般機巧的詩句。學詩開始學陳後山,就像樹木的霜皮脫盡露出寒冷的山骨。近來更是獨具慧眼,想要踏上唐人詩作的最高境界。春天那柔弱的柳樹和秋天的月亮,半條溪流清凌的冰和半座山峯的雪。如今正是六月沒有這些景物,你卻能呼喚它們進入筆下。正值那新來的黃鶯婉轉啼叫百聲,忽然又有寒蟬整夜鳴叫。你這瀟湘故人江漢來的客,因爲你我一夜之間頭髮都變白了。我欠着天公許多詩債,鬍子都捻盡了也沒還它。你心懷玉盤和金叵羅,應該騎着天馬跨越天河。爲何也犯了一個大錯,自古以來詩人大多命運不好。黃茅飄起的煙像黃沙,瘴母在昭明邊曼陀羅花盛開。在廣東遊玩又快樂,勸你不如早點回家。
賞析
這首詩是楊萬里送彭元忠縣丞北歸之作,詩中既誇讚了彭元忠的才華,如他的詩句如海浪拂峯般美妙,讚歎他學詩有成能夠達到很高境界,還描繪了各種不同季節的景象,同時也感慨了詩人命運多舛。詩中用了很多生動的意象,如黃鶯、寒蛩等,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用「我欠天公詩債多」表達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熱情與追求。整體語言詼諧生動,情感複雜,既是送別又蘊含着對友人的關懷與自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