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寄劉五

· 楊億
風波名路壯心殘,三徑荒涼未得還。 病起東陽衣帶緩,愁多騎省鬢毛斑。 五年書命塵西閣,千古移文愧北山。 獨憶瓊枝苦霜霰,清樽歲晏強酡顏。
拼音

注釋

劉五:即劉筠,字子儀,時與楊億同官知制誥。 “風波名路壯心殘”句:仕途風雨坎坷,自己的濟世壯心,也趨衰退。名路,功名富貴之路;殘,衰退。 三徑: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慨嘆由於棄家爲官,以至“三徑就荒”,即園中小路都荒廢了。這裏以陶淵明自比,以不能辭官歸隱爲憾。 “病起東陽衣帶緩”句:沈約任東陽太守時,自敘:“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此句說自己因病而瘦,有如沈約。 騎省:官署。晉·潘岳在《秋興賦》序文中言己三十二歲時,“始見二毛”,即鬢髮斑白,當時,他正“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於散騎之省”。這裏指自己因愁早衰,有如潘岳。 書命:指爲皇帝起草公文。 塵西閣:在西閣爲俗務操勞。塵,風塵、塵俗;西閣,知制誥辦公的場所。 “千古移文愧北山”句:南齊·周彥倫隱居北山,後又出山爲官。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對其利用隱居來沽名釣譽的行爲加以嘲笑。這裏指自己不能歸隱,也有愧於《北山移文》。 “獨憶瓊枝苦霜霰,清樽歲晏強酡顏”句:年終天寒時皇帝在瓊林苑賜宴,別人也許引以爲榮,自己卻以勉強喝酒爲苦。瓊林,宋御苑名,在開封順天門外;清尊,指美酒; 歲晏,年終;酡顏,喝酒而臉紅。

這首詩創作於北宋時期,是西昆體宋詩,作者是楊億。此詩頗多感嘆,所用典故中人和事,與己頗有同感。作者仕途坎坷,多年辛苦而一事無成,欲罷不能又早生華髮,厭官場之碌碌,求隱逸而不得。歲月如梭,忽又至落花時節。末句一“獨”字愈見其幽獨遺恨之情。此詩可與李商隱《錦瑟》“一絃一柱思華年”句參讀。
楊億

楊億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幼穎異。年十一,太宗召試詩賦,授祕書省正字。淳化中,獻《二京賦》,賜進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預修《太宗實錄》;又與王欽若同總修《冊府元龜》,其功居多。曾兩爲翰林學士,官終工部侍郎,兼史館修撰。性剛介耿直,尚氣節,重交遊,與王旦、劉筠、謝絳等友善。嫺熟典章制度,喜獎掖後進。爲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規裁。詩學李商隱,詞藻華麗,號“西昆體”。卒諡文。主修《冊府元龜》,編《西昆酬唱集》,有《楊文公談苑》、《武夷新集》、《浦城遺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萃要》等。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