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幹歸豫章

伯和來自西山西,西山爽氣在睫眉。胸中八索貯奇古,筆下九河走風雨。 君不見李家人物它家無,老蚌一產俱明珠。郎罷致身已碧落,衆雛爭先見頭角。 伯珍魁名北斗傍,仲簡插腳鴛鷺行。如何伯也袖兩手,卻去外臺作賓友。 荊溪病守鬢星星,一見鄉人雙眼明。白雲飛處忽心動,不堪折柳還相送。 我自爲客仍送君,梅邊雪裏正新春。還家燈火更青簡,給札蘭臺未渠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提幹:官職名。唐朝後期軍府中的屬官。宋代有主管機宜文字等屬官,簡稱提幹。
  •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一帶。
  • 西山:一般指南昌附近的西山山脈 。
  • 八索:傳說中的古書,這裏形容李伯和學識豐富。
  • 九河:古黃河下游衆多支流的總稱,這裏比喻其文章氣勢磅礴。
  • 老蚌一產俱明珠:比喻李家人都非常優秀,如同老蚌產出的都是明珠。
  • 郎罷:方言,稱父爲郎罷,這裏指李伯和的父親。
  • 碧落:指天空、高空,這裏指其父親做到很高的官位。
  • 頭角:比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 伯珍:李伯和的兄弟。
  • 魁名:謂科舉奪魁,考取名次。
  • 北斗傍:在北斗星旁邊,形容地位出衆。
  • 仲簡:也是李伯和的兄弟。
  • 插腳:參與。
  • 鴛鷺行:比喻朝官的行列。
  • 外臺:官署名,這裏指代地方官署。
  • 病守:作者謙稱自己,當時楊萬里生病,且任地方官職。
  • 星星:形容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
  • :官府的公文、文書。這裏「給札」有賜予官職、發揮才華之意 。
  • 蘭臺:漢代宮內收藏典籍之處,後也指代朝廷,如」蘭臺令史「等官職。
  • 未渠晚:不算是太晚,即以後還有機會。渠,同「遽」,倉促,急。

翻譯

李伯和從西山西面而來,那西山的清爽氣息彷彿就在他的眉睫之間。他的胸中蘊藏着如同古代八索那樣奇奧古樸的知識,筆下寫出的文章就像九河之水奔騰,攜風帶雨氣勢豪邁。

您難道沒看到李家人的不凡之處是別家所沒有的嗎?就像老蚌產出的都是明珠一樣,個個出色。他的父親已經仕途順遂位居高位,衆子弟也都爭先嶄露頭角。

李伯珍科舉奪魁聲名遠揚,堪比星辰閃耀在北斗旁邊;仲簡也踏入朝官行列。可爲什麼李伯和卻兩手清閒,遠離朝堂去外臺做賓客之友。

我這在荊溪抱病的太守,兩鬢已經斑白如星。但一見到家鄉之人,頓時兩眼一亮。望着白雲飄飛之處,忽然心中泛起別情,實在不忍心折柳送別友人。

我自己本就是漂泊在外的遊子,此時卻還要送您離去。正值新春時節,梅花綻放,白雪皚皚。您回到家中,在燈火下還能研讀青簡書卷。未來在朝廷施展才華獲得官職,也不算太晚。

賞析

這首詩是楊萬里送別友人李伯和時所作。開篇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李伯和的不凡氣質和卓越才華,以「西山爽氣」襯托其神清氣爽,以「八索」「九河」誇張展現其才學和文筆的氣勢。接着借「老蚌產明珠」等比喻盛讚李家人才輩出,從其父親的高位到衆兄弟的優異,形成很強的背景渲染。之後筆鋒一轉,對李伯和「袖兩手」去外臺任職表示疑惑,引發讀者對人物選擇的好奇。

詩中融入詩人自身情感,「荊溪病守鬢星星」描繪出自己的滄桑老病之態,而「一見鄉人雙眼明」生動體現了見到同鄉的欣喜。「白雲飛處忽心動」細膩表達了離別時的傷感情緒。最後詩人在送別中爲友人送上美好的祝福,「給札蘭臺未渠晚」鼓勵友人未來依然有機會在朝堂施展抱負,感情真摯深厚。整首詩既有對友人個人才華、家族榮耀的稱賞,又有對友人命運選擇的感慨以及真摯的送別之情,情感層次豐富,語言靈動且富有感染力,展現出楊萬里詩歌的藝術特色 。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