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煎烹三首 · 其二

風爐小鼎不須催,魚眼長隨蟹眼來。 深注寒泉收第一,亦防枵腹爆乾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風爐:一種用風力鼓風的冶鐵爐,這裏指煮茶的小火爐。 小鼎:小的煮茶器具。 魚眼、蟹眼:煮水時,當水初沸,水面出現細小的氣泡,形狀如同魚的眼睛;隨着水溫升高,氣泡變大如蟹眼。它們常作爲煮水時不同溫度階段的標識 。 深注寒泉:緩緩倒入清涼的泉水。 枵(xiāo)腹:空腹。 爆乾雷:形容肚子飢餓時發出的響聲如同乾雷炸響。

翻譯

煮茶的小風爐和小鼎不用着急催促它,煮水時魚眼般的小氣泡很快就會隨着蟹眼般的大氣泡一同出現。緩緩地注入清涼的泉水,收取這煮水最佳的時刻,也要防備空腹肚子餓得咕咕叫,如同乾雷炸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煮茶的細緻過程和留意事項,充滿了生活情趣與文人雅韻。開篇「風爐小鼎不須催,魚眼長隨蟹眼來」,詩人淡定自若地看待煮茶的節奏,魚眼、蟹眼形象地用氣泡變化展現煮水的進程,透露出一種悠然閒適的心境。「深注寒泉收第一」,強調煮茶時注水的動作和對最佳煮水狀態的把握,彰顯了詩人對煮茶技藝的講究和追求,有對生活品質的細膩用心。最後「亦防枵腹爆乾雷」,在高雅的煮茶場景中加入了現實生活的小幽默,提醒莫要空腹等待茶成而肚子餓響,使整首詩既充滿詩意又貼合生活,體現了黃庭堅以詩寫日常、將清逸與生活融合的創作風格 。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