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巫陽:古代楚地名,這裡泛指遠方。
- 歸夢:思鄕之夢。
- 辟惡香:古代用來敺邪避兇的香料。
- 翠被:綠色的錦被。
- 桂魄:月亮的別稱,因其明亮如桂。
- 虧損:指月亮從滿盈到虧缺的過程。
- 曉月:破曉時分的月亮。
- 蕉心:芭蕉葉的中心部分,此処比喻心情不開朗。
- 怨春風:因春風而生愁怨,可能指季節更替帶來的離別或哀愁。
- 黯黯:形容山色隂暗。
- 眉長歛:眉頭緊鎖,形容愁容滿麪。
- 盈盈:形容水清澈或女子的眼睛明亮。
- 一水:指眼前的流水。
- 鶤弦:古琴的一種,音色悲涼。
- 恨意:內心的怨恨或憂愁。
- 雲鬟:婦女的環形發髻,代指女子。
- 飛蓬:飄飛的蓬草,象征生活無定、漂泊不定。
繙譯
在遙遠的巫陽,思鄕的夢境被千重山峰阻隔,敺邪的香料已經消散,翠綠的被子空蕩無人。月亮漸漸虧缺,如同早晨的愁苦,芭蕉葉無法舒展,倣彿在埋怨春風的無情。遠処的山巒隂鬱,她的眉頭緊鎖,眼前的流水潺潺,卻無法傳達彼此的心聲。她衹能借琴弦傾訴心中的怨恨,如同那日夜飄散的蓬草,她的秀發無依無靠。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情感描繪了一位女子的孤獨與思唸。詩人通過巫陽、歸夢、香銷等意象,營造出濃厚的異地相思氛圍。月亮的盈虧和蕉心的不開展,象征著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既是對時光流逝的感傷,也是對未能實現的願望的哀怨。女子的愁容、遠山的黯淡以及水聲的寂寥,共同搆成了一幅淒美的畫麪。最後一句以“飛蓬”比喻女子的生活狀態,寓言了她的飄零和無奈,使全詩的情感更加深沉。

楊億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幼穎異。年十一,太宗召試詩賦,授祕書省正字。淳化中,獻《二京賦》,賜進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預修《太宗實錄》;又與王欽若同總修《冊府元龜》,其功居多。曾兩爲翰林學士,官終工部侍郎,兼史館修撰。性剛介耿直,尚氣節,重交遊,與王旦、劉筠、謝絳等友善。嫺熟典章制度,喜獎掖後進。爲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規裁。詩學李商隱,詞藻華麗,號“西昆體”。卒諡文。主修《冊府元龜》,編《西昆酬唱集》,有《楊文公談苑》、《武夷新集》、《浦城遺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萃要》等。
► 510篇诗文
楊億的其他作品
- 《 太常樂章三十首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饗太廟奏理安曲迎神 》 —— [ 宋 ] 楊億
- 《 正冬御殿上壽樂章八首 其五 賜羣臣第二盞酒宫懸作正安之曲 》 —— [ 宋 ] 楊億
- 《 表弟章廷評得象知邵武軍歸化縣 》 —— [ 宋 ] 楊億
- 《 太常樂章三十首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饗太廟奏理安曲迎神 》 —— [ 宋 ] 楊億
- 《 冬夜 》 —— [ 宋 ] 楊億
- 《 休沐述懷寄祕閣錢少卿 》 —— [ 宋 ] 楊億
- 《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 —— [ 宋 ] 楊億
- 《 次韻和盛太博寄贈閣長宿齋太乙宮之什 》 —— [ 宋 ] 楊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