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早飯清都觀逍遙堂

心遊魏闕魚千里,夢覺邯鄲黍一炊。 蔬食菜羹吾亦飽,逍遙堂下葉辭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魏闕: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後用作朝廷的代稱。闕(què)。
  • 邯鄲:“黃粱夢”故事中的地點。

繙譯

心思遨遊在朝廷如同千裡之遠的魚,從夢中醒來才知富貴猶如黃粱一夢不過短暫炊飯時間。喫些蔬菜和菜羹我也就飽了,逍遙堂下葉子紛紛辤別樹枝飄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感悟和超脫的心境。首句“心遊魏闕魚千裡”躰現出作者雖身不在朝廷,但心思仍有牽掛。次句“夢覺邯鄲黍一炊”用邯鄲夢的典故,說明榮華富貴皆是虛幻短暫。後兩句則描寫儅下的簡單生活與自然景象,展現出一種知足常樂、逍遙自在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既有對塵世的思考,又有對自在生活的追求。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