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蓋世:(ɡài shì )才能、功績等高出當代之上 ,在這裏指超凡出衆。
- 不自知:自己不瞭解自己真正的實力。
- 暮年:晚年。
- 初志:最初的志向。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這裏指志向不同。
- 南陽隴底:南陽的田隴之下,諸葛亮曾在南陽隆中隱居。
- 臥龍:諸葛亮的號,這裏指代諸葛亮。
- 北固樽前:北固山是三國時吳國的屬地,樽指酒杯 ,這裏指在北固山的酒宴上。
- 失箸(zhù):丟掉筷子。《三國志》記載,劉備在與曹操酒宴時,聽到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得筷子掉落。
- 霸主:指三國時期的各國霸主,如曹操、孫權、劉備。
- 分割天下:指三國鼎立的局勢。
- 宗臣:這裏指諸葛亮。諸葛亮爲蜀漢盡心盡力,被尊稱爲宗臣。
- 勝曹丕:諸葛亮的才能遠勝過曹丕 。
- 寒爐:寒冷的小火爐。
- 塵書:佈滿灰塵的書籍。
- 輸籌:下棋時失敗一方的籌碼,這裏指棋局失敗。
翻譯
那些超凡出衆的英雄,往往自己並不明白自身所具備的蓋世才華。到了晚年,他們最初的志向已然各有不同。遙想當年,諸葛亮在南陽隴畝之地隱居,猶如潛伏的臥龍;而劉備在北固山的酒宴上,聽聞曹操稱其爲英雄時,嚇得手中筷子掉落。成就霸業的君主們三分天下,而像諸葛亮這樣的宗臣,其才能可比曹丕強太多了。寒夜中,我對着小火爐,翻開那本佈滿灰塵的史書來讀,感覺書中記載的往事,就彷彿一盤勝負已分的棋局。
賞析
這首詩通過回顧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與重大歷史事件,展現了那個風雲變幻時代中人物命運的起伏及歷史的滄桑感。開篇兩句「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從總體上點明英雄們對自身才能認識不足以及志向隨時間變遷的狀況,爲全詩奠定了一種感慨的基調。中間兩聯,分別選取諸葛亮隱居時的「臥龍」狀態、劉備「失箸」的特定場景,以及「霸主三分」「宗臣勝曹丕」等情節,生動地還原了三國時期英雄人物的風采與局勢,以典型事件突出人物性格與歷史格局 ,充滿畫面感。尾聯「寒爐夜發塵書讀,似覆輸籌一局棋」,詩人由歷史轉到現實,寒夜中閱讀史書的場景既表現出詩人的寂寞,又將歷史比作棋局,蘊含着對歷史不可捉摸、成敗難定的感嘆,以一種深沉的哲理思考作結,引發讀者對歷史與人生的諸多遐想。整首詩語言凝練,用典自然,將詩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的複雜情感融入詩句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