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恭公輓詞二首

宥密深黃閣,光輝極上臺。 藏舟移夜壑,華屋落泉臺。 雨紼誰爲挽,寒笳故作哀。 傷心具瞻地,無復袞衣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宥密:指深廣。宥(yòu)。
  • 黃閣:漢代丞相聽事閣及漢以後三公官署廳門塗黃色,也稱黃閣。
  • 上臺:星名,在文昌星之南。
  • 藏舟:《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後用「藏舟」比喻事物不斷變化,不可固守。
  • 華屋:華美的屋宇,這裏代指高位者的居處。
  • 雨紼:送葬時牽引靈柩的繩索。紼(fú)。
  • 寒笳:悽清的胡笳聲。
  • 具瞻:爲衆人所瞻望,語出《詩·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 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龍的禮服。袞(gǔn)。

翻譯

深廣地處於丞相之位,光輝至極到達文昌星之南。如同把船藏於夜壑,高位者的居處也如落於泉臺。送葬的繩索有誰來牽引,悽清的胡笳聲故意發出悲哀之音。傷心於那被衆人所瞻望之地,再也不會有穿着龍袍禮服的人到來。

賞析

這兩首輓詞抒發了對王文恭公逝世的悲痛與哀傷之情。詩中用「宥密深黃閣」「光輝極上臺」等詞語極力描繪王文恭公曾經的顯赫地位,與後面「華屋落泉臺」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生命無常和命運的不可捉摸。「藏舟移夜壑」這一典故的運用更加深了這種無奈和變化之感。「雨紼誰爲挽,寒笳故作哀」則通過對送葬場景的描寫,烘托出悲哀的氛圍。最後「傷心具瞻地,無復袞衣來」表達了對逝者深深的懷念以及對其離去的惋惜與不捨。整體情感深沉,用詞精準,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