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怨诗

斜光隐西壁,暮雀上南枝。 风来秋扇屏,月出夜灯吹。 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 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僧孺:南朝梁詩人、駢文家。

繙譯

斜陽的光線漸漸隱沒在西邊的牆壁,傍晚的雀兒飛上了南邊的樹枝。鞦風起來倣彿鞦扇的屏障,月亮出來好似夜間的燈被吹滅。深深的思緒從各個方麪湧起,遠遠的淚水不止一次地流下。衹是徒勞地讓我這女子辛苦,最終我的心意你也不會知道。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寫,如斜光、暮雀、鞦風、明月等,營造出一種哀怨、淒涼的氛圍。以景襯情,表達了閨中女子的寂寞和哀怨。她心中有著無盡的思唸和痛苦,卻無人能懂,衹能徒勞感傷。整詩語言簡潔,情感表達細膩而深沉,讓讀者能深切感受到女子內心的愁苦。

王僧孺

南朝梁東海郯人,字僧孺。家貧,常爲人抄書以養母,寫畢即能諷誦。仕齊爲太學博士,以工文辭遊於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累遷治書侍御史,出爲錢塘令。入樑,任南海太守,禁止當地殺牛舊俗,視事二歲,聲績有聞。詔徵中書侍郎,領著作。撰《起居注》、《中表簿》,遷尚書左丞,兼御史中丞。後入直西省,知撰譜事,改定《百家譜》。工屬文,善楷隸,多識古事,藏書萬餘卷,與沈約、任昉爲當時三大藏書家。明人輯有《王左丞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