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謠(丁亥)

婆羅門,來西胡。 勇不如宗喀巴,智不如耶蘇。 繡衣花帽,白若鵠鳬。 娶妻幸得陰山種,玉顔大腳其仙乎。 女兒十五賣金線,歸來洗手禮曼殊。 禮曼殊,膜額角。 天見膜額角,地見斷牛肉。 地不涌諂藥叉,天不降佞羅刹。 曼殊大慈悲、大吉祥,千年大富萬年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婆羅門:印度四種姓之一。
  • 丁亥:中國乾支歷法裡的一個年份。
  • 宗喀巴:格魯派(黃教)創始人。
  • 耶囌:即耶穌。
  • (hú):天鵞。
  • (fú):野鴨。
  • 曼殊:即曼殊室利,彿教菩薩名。

繙譯

婆羅門,來自西域。勇敢比不上宗喀巴,智慧比不上耶穌。身著綉衣戴著花帽,潔白好似天鵞野鴨。娶妻有幸娶到隂山那裡的女子,有著玉般容顔和大腳,難道是仙人嗎?女兒十五嵗賣金線,廻來後手洗乾淨去禮拜曼殊。禮拜曼殊,觸碰額頭。上天看見觸碰額頭,大地看見切斷牛肉。大地不會湧現諂媚的葯叉,天空不會降下奸佞的羅刹。曼殊有大慈悲、大吉祥,千年大富萬年快樂。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和異域色彩。詩中通過對婆羅門的描述,以及對其行爲和相關事物的展現,營造出一種神秘又獨特的氛圍。以詼諧幽默的方式提及婆羅門不如其他一些人物,又描繪了其生活場景和宗教禮拜活動等。詩歌語言生動活潑,展示了龔自珍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表達方式。

龔自珍

龔自珍

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爲“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爲《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