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曲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
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
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
高彩隘通壑,香氛丽广川。
歌出棹女曲,儛入江南弦。
乘鼋非逐俗,驾鲤乃怀仙。
众美信如此,无恨在清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心容與:心情閒適、悠然。容與:悠閒舒緩的樣子。
- 緩愁年:緩解憂愁的歲月。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 泛漾:飄蕩、盪漾。
- 高彩:指菱角花鮮豔的色彩。
- 隘通壑:使溝壑充滿。隘:充滿。通壑:溝壑。
- 香氛:香氣。
- 棹女曲:採菱女唱的歌。棹女:划船的女子,這裏指採菱女 。
- 乘黿(yuán):乘坐大鱉。黿,大鱉。
- 逐俗:追逐世俗之事。
- 駕鯉:騎着鯉魚。
- 懷仙:心懷仙意。
- 衆美:這裏美好的景象諸多。
- 信:確實。
翻譯
秋日裏心情悠然閒適,趟過溪水去眺望那碧色的蓮花。紫菱也到了可採的時候,姑且嘗試用採菱之事來緩解憂愁歲月。在參差不齊的萬葉之下,小船在衆多水流之前飄蕩。菱角花那鮮豔的色彩充滿了溝壑,香氣使寬廣的河流更加秀麗。採菱女歌聲清揚婉轉,她們的舞姿融入這江南的絃歌之中。乘坐大鱉並非是追逐世俗,騎着鯉魚乃是心懷求仙之意。如此衆多美好的景象確實存在啊,身處這清泉之間也就沒有遺憾了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綺麗的秋景採菱圖。開篇點明時間爲秋日,通過「心容與」表達出一種悠閒的心境,而採菱之舉看似是爲「緩愁年」,實則體現出主人公對生活的一種尋求慰藉的態度。詩人用細膩筆觸刻畫自然景象,「參差萬葉下,泛漾百流前」動靜結合,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又靈動的畫面;「高彩隘通壑,香氛麗廣川」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進一步展現景色之美,讓人如臨其境。 「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描繪採菱女的活動,歌聲與舞姿爲畫面增添了人文氣息和歡快氛圍。「乘黿非逐俗,駕鯉乃懷仙」轉入情感與追求的表達,體現出主人公超脫世俗、心懷仙意的心境。結尾「衆美信如此,無恨在清泉」則在一片美好之景中收束,傳達出一種知足、無憾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美的生動描繪,又有對人生情感與追求的含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