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白马紫金鞍,停镳过上兰。 寄言狭斜子,讵知陇道难。 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 冰生肌里冷,风起骨中寒。 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餐。 长驱入右地,轻举出楼兰。 直去已垂涕,宁可望长安。 匪期定远封,无羡轻车官。 唯见恩义重,岂觉衣裳单。 本持躯命答,幸遇身名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鑣(biāo):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 狹斜子:指居住在狹斜里巷的人,這裏代指普通人。
  • 詎(jù):豈,怎。
  • 阪(bǎn):山坡,斜坡。
  • 龍堆:白龍堆的略稱,古西域沙丘名。
  • 遑(huáng):閒暇。

翻譯

騎着白馬配着紫金的馬鞍,停下馬嚼子走過上蘭。寄話給那些普通的人,怎會知曉隴道的艱難。赤阪的路途曲折三次,龍堆的路九轉盤旋。寒冰產生讓肌膚裏發冷,風起讓人骨頭裏生寒。功名是心中所急切的,到了日暮也無暇吃飯。長驅進入右邊的地方,輕易地攻出樓蘭。一直向前離去已流下淚水,怎麼還能回望長安。不是期望定遠侯那樣的封賞,也不羨慕輕車將軍那樣的官職。只看到恩義的重要,哪裏會覺得衣裳單薄。本來就持着用身軀性命報答,幸運地遇到能使自身和名聲都得以保全。

賞析

這首詩塑造了一位英勇無畏的騎士形象。詩的開篇通過「白馬紫金鞍」,展現出馬的神駿和裝備的華麗。「寄言狹斜子,詎知隴道難」表達出普通人難以理解騎士所經歷的艱險艱辛。詩中對路途艱難的描寫,如「赤阪途三折,龍堆路九盤」「冰生肌裏冷,風起骨中寒」,突出環境的惡劣,更襯托出騎士的堅毅。後面強調騎士對功名的急切追求,以及其爲國效力、不惜一切的精神,凸顯其高尚情懷。「匪期定遠封,無羨輕車官」體現了他不爲功名利祿,只爲恩義的純粹。最後「本持軀命答,幸遇身名完」表現了騎士的忠誠和堅定信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有力,大氣磅礴,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充滿豪情壯志、堅毅勇敢的英雄形象。

沈約

沈約

南朝梁吳興武康人,字休文,南朝史學家、文學家。。沈璞子。幼遭家難,流寓孤貧,篤志好學,博通羣籍,善屬文。仕宋,爲安西外兵參軍。齊時,累遷國子祭酒,司徒左長史。與蕭衍、謝朓等同在竟陵王蕭子良西邸。入樑,擁立蕭衍(梁武帝)有功,爲尚書僕射,遷尚書令,轉左光祿大夫。歷仕三代,自負高才,昧於榮利,頗累清談。後觸怒武帝,受譴,憂懼而卒。諡隱。擅詩賦,與謝朓等創“永明體”詩。提出“聲韻八病”之說,有《宋書》,《齊記》、《樑武記》等,均佚。明人輯有《沈隱侯集》。 ► 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