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荷诗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澤陂(zé bēi):指池塘。,池塘。
  • 能花復能實:既能開花又能結果實。,此處用作動詞,開花;,果實。
  • 紅英:紅色的花,這裏指荷花。
  • 玉池:美好的池塘,常用來形容仙境中的池沼,這裏指種植荷花的好地方。
  • 託根:紮根。
  • :或許,大概。
  • 飛蓬:多年生草本植物,枯後根斷,遇風飛旋,故也稱「飛蓬」,這裏比喻荷花到霜露交侵時的衰殘之態。

翻譯

池塘邊有一株小小的水草,它既能開花又能結出果實。碧綠的荷葉喜歡隨風翻轉舞動,紅色的荷花適宜在陽光下映照生輝。如果把它移栽到美好的池塘裏,紮根在此大概不會有什麼失誤。可爲何在霜露交加的時候,它竟變得和那飛蓬一樣枯萎衰殘了呢?

賞析

這首詩以荷爲詠歎對象。開篇介紹荷生長在普通的澤陂之地,卻具有開花結實的能力,展現其平凡中的不凡。「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極爲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荷葉在風中歡暢翻動、荷花在陽光照耀下明豔動人的美好姿態,將荷的蓬勃生機與優美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移居玉池上,託根庶非失」,表達希望蓮花能移植到更好環境紮根生長的美好心願,暗含有對蓮花更好境遇的期盼。然而結尾筆鋒一轉,「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寫出在霜露侵襲後荷花變得和飛蓬一樣衰殘,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美好事物在惡劣環境面前的脆弱,寄寓了作者對美好易逝的感慨與唏噓,同時也似乎藉助詠荷來抒發自己人生經歷起伏變化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質樸卻意境深遠 ,借物抒情自然流暢 。

江洪

南朝梁濟陽人。初爲齊太學生。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招文學,洪以善辭藻從遊。曾與丘令楷擊鉢立韻,響絕詩成,皆可觀覽。後爲建陽令,坐事死。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