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指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而相唱和。
- 虢州: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境內。
- 給事:官名,給事中的簡稱,唐代爲門下省的要職。
- 諳(ān):熟悉。
- 鳴摵摵(shè shè):形容雨聲。
- 卷翻翻:形容荷葉被風吹動的樣子。
翻譯
在秋天的池塘上,風雨交加,高高的荷葉覆蓋着水面,顯得十分繁茂。 還不熟悉那雨聲的摵摵作響,又怎能像荷葉被風吹動時那樣翻卷翻飛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池塘上的景象,通過風雨中的荷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受。詩中「高荷蓋水繁」一句,既展現了荷葉的茂盛,又暗示了雨水的充沛。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雨聲和荷葉的動態,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界聲音和形態的獨特感悟,體現了韓愈詩歌中對自然景物深刻觀察和生動描繪的特點。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