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先輩見寄二首

· 徐鉉
清時淪放在山州,邛竹紗巾處處遊。 野日蒼茫悲鵩舍,水風陰溼弊貂裘。 雞鳴候旦寧辭晦,鬆節凌霜幾換秋。 兩首新詩千里道,感君情分獨知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時:太平盛世。
  • 淪放:被貶謫到偏遠地區。
  • 山州:山區的小州府。
  • 邛竹:產於四川邛崍的竹子,用來編織的材料。
  • 紗巾:古代男子的頭巾。
  • 鵩舍:古人以鵩鳥(fú)出現預示凶兆,此處指寓居之處。
  • 弊貂裘:破舊的貂皮衣,形容生活困頓。
  • 雞鳴候旦:天剛亮就起牀勞作。
  • 寧辭晦:即使天色晦暗也不迴避。
  • 鬆節:松樹的枝幹,象徵堅韌不屈。
  • 凌霜:在嚴寒中挺立。
  • 幾換秋:經歷了多少個秋天的更迭。
  • 新詩:新創作的詩歌。
  • 千里道:遙遠的路途。
  • 感君情分:感謝你的深情厚誼。
  • 獨知丘:只有你知道我此刻的境遇。

翻譯

在太平盛世裏,我卻流放到這山區小州,戴着竹編的紗巾四處遊蕩。在那野外的日光下,我住處的簡陋如同鵩舍,風雨侵蝕着我破舊的貂皮衣。每天雞鳴時分我就起身勞作,哪怕天色昏暗也不願退縮。歲月如鬆節般歷經霜寒,已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秋天。你千里迢迢寄來兩首新詩,讓我深深感受到你的關懷,這情感唯有你能理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身處逆境中的堅韌與孤寂,以及朋友間深厚的情誼。詩人以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描繪了自己在偏遠山州的艱難生活,但依然保持着積極向上的態度,期待着遠方的朋友能理解他的處境。張先輩的詩篇猶如一道溫暖的光芒,照亮了詩人心中的孤獨之路。全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富有深沉的人生感慨。

徐鉉

徐鉉

徐鉉,南唐、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歷官五代吳校書郎、南唐知制誥、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後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初因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曾受詔與句中正等校定《說文解字》。工於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