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 蔡伸
章臺楊柳月依依。飛絮送春歸。院宇日長人靜,園林綠暗紅稀。 庭前花謝了,行雲散後,物是人非。唯有一襟清淚,憑闌灑遍殘枝。
拼音

所属合集

#朝中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章臺:原指漢代長安章臺下街名,這裏代指遊冶之地。
  • 依依:輕柔的樣子。
  • 綠暗紅稀:樹葉茂密,花朵稀少。 ,指枝葉茂盛。 ,指花朵稀少。
  • 行雲散:比喻情人的離散。出自宋玉《高唐賦序》中「旦爲朝雲,暮爲行雨」的典故 。
  • 憑闌:靠着欄杆。 (lán),同「欄」 。

翻譯

在那章臺邊的楊柳依依,月色輕柔,飄飛的柳絮彷彿在送別春天離去。庭院中白晝漫長,人也安靜下來,園林裏樹葉濃密,而花朵卻稀稀落落。

庭院前的花兒已經凋零,當初如行雲般美好的情人如今也已離散,一切事物還是原來的樣子,可人卻變了。我只能滿懷着傷心的淚水,憑靠着欄杆,灑落在那已經殘敗的花枝上 。

賞析

這首詞寫暮春時節的傷春懷人之情。上闋描繪暮春景色,章臺的楊柳、飛絮、漫長白晝下靜謐的庭院、綠肥紅瘦的園林,由遠及近層層勾勒出一幅帶有淡淡哀愁的暮春圖,爲下闋抒情懷人做好鋪墊。下闋情由景生,觸景傷懷,花謝人散,物是人非,詞人把內心深處對情人的思念和眷戀,化作一襟清淚灑遍殘枝,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整首詞語言簡約,意境清幽,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詞人在暮春時觸物傷懷、思念舊情的複雜心緒 。

蔡伸

蔡伸,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後,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台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後爲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存詞175首。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