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虛無一詞本就含義深邃,鮮有人能真正洞察其內涵,更別提做到透徹領悟了。祕默:安靜、隱祕地存在。這裏指某種修行的內在狀態。
- 丹田:人體部位,在臍下小腹部,被視爲人體精氣神匯聚之處。
- 鉛:在古代煉丹術中是一種重要原料,這裏象徵着需要修煉轉化的物質基礎。
- 金根樹:可能是道家想象或修煉意象中的神奇樹木,象徵經過修煉後獲得的某種成果或境界。
- 鼎:煉丹器具,用以盛載煉丹原料進行煉製。
- 玉液泉:通常指人體津液,也可理解爲煉丹過程中生成的精華物質。
- 相宗:佛教的一個宗派,即法相唯識宗,這裏借指佛教相關的教義、理論。
- 猶來:歷來、從來。
翻譯
虛無的大道能真正理解的人少之又少,它隱祕地安存在丹田之中等待人們發掘領悟。鉛經過煉化爲金根樹般珍貴的成果 ,煉丹鼎中閃耀光芒,好似玉液泉般的精華流淌而出。相宗的學問看似艱難實際也有其容易的一面,其中絕妙的道理高深玄奧。真正的境界向來就是這樣,我們應該依照經典,效法往昔的賢達之人去探索領會 。
賞析
這首詩體現出宋太宗趙炅對道家和佛教思想融合的探索與思考。詩開篇以「虛無知者少」感慨對高深玄理洞察者稀,反映出這種追求精神層面探索的孤獨與不易。「祕默在丹田」則引入對內在修行的關注,指明可循路徑。以煉丹術中「鉛化金根樹,鼎光玉液泉」爲意象,生動展現精神修煉從初始狀態到昇華的過程,用形象事物表達抽象精神轉化。對「相宗」探討,反映佛教思想在當時的影響力及古人對不同哲學思想兼容幷蓄 。最後詩中「依經學昔賢」表達要在前人智慧、經典引導下追求真理,整體傳達追求真理、探索精神境界的堅定態度與謙虛治學精神,整首詩充滿對形而上的追求與思考,豐富了我國古代思想詩學佳作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