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思憶故園花
思憶故園花又發,等閒過了流年。休論升擢與平遷。拂衣歸去好,無事即神仙。
況是老人頭雪白,羞看紅粉嬋娟。鸞孤鳳只且隨緣。莫將桃葉曲,留與世人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故園:故鄉,家鄉。
- 等閒:輕易,隨便。
- 流年:光陰,年華。
- 升擢(zhuó):提升,擢升。
- 平遷:指官職不升不降,平級調動。
- 拂衣:揮動衣裳,這裏是辭官歸隱的意思 。
- 嬋娟:姿態美好的女子。
- 鸞孤鳳只:比喻夫妻離散,或男女獨身。
- 桃葉曲:相傳是晉王獻之送其妾桃葉時所作的歌曲,後泛指情郎送別之歌,這裏借指愛情相關之事。
翻譯
思念起故鄉園子裏的花兒又盛開了,時光輕易地就流逝過去。不要再談論官職的升遷或平級調動這些事了。不如辭官歸隱更好,沒有煩心事的日子就如同神仙一般自在。 況且我如今已是滿頭白髮的老人,實在不好意思再去看那些青春美貌的女子。我如今孤身一人,就隨緣度過餘生吧。不要再留下那些浪漫的愛情故事讓世人傳唱了。
賞析
這首詞以對故園花開的思念開篇,引發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作者無心於仕途的升沉,「拂衣歸去好,無事即神仙」直接表達出渴望擺脫世俗羈絆,追求灑脫自在生活的願望。「況是老人頭雪白,羞看紅粉嬋娟」通過自身形象(白髮老人)與年輕美貌女子的對比,進一步襯托出老人歷經歲月後的滄桑心境。「鸞孤鳳只且隨緣」寫出了作者面對孤身狀態時的無奈與豁達。最後以「莫將桃葉曲,留與世人傳」表明自己不再留戀以往情感之事的態度,整首詞飽含着對人生變遷的喟嘆,以及對簡單平淡生活的嚮往。詞風質樸又不失豁達,情感真摯,將作者複雜的人生感悟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王炎(雙溪)
王炎,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提刑王汝舟從曾孫。生於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自幼篤學,年十五學爲文,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鄭僑榜進士,調明州司法參軍,丁母憂,再調鄂州崇陽簿,江陵帥張栻檄入幕府,議論相得。秩滿,授潭州教授,以薦知臨湘縣。通判臨江軍,召除太學博士。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二月,除軍器少監,遷軍器監,主管武夷山衝佑觀。起知饒州,改湖州,不畏豪強,有“爲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語,人多傳誦。然終以謗罷,再奉祠。所居有雙溪,築亭寄興,以白樂天自比。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遷祕書郎。四年,除著作佐郎,兼實錄院檢討官。五年,遷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禮部員外郎。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與朱熹交厚,往還之作頗多,又與張栻講論,故其學爲後人所重。
王炎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語解》、《孝聖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總題爲《雙溪類稿》,早已失傳,僅存詩文二十七卷,題爲《雙溪類稿》,或稱《雙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萬曆二十四年王孟達刻本、《四庫全書》本。《雙溪詩餘》一卷, 有《四印齋所刻詞》本。所作詩文博雅精深,具有根柢,議論醇正,引據典確(《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〇》)。 其詩尤爲世人稱許,而清人則謂其 “多庸調”(《宋詩鈔·雙溪詩鈔·序》) 、“力庸格窘”(《石洲詩話·卷四》)。其論詞貴“婉轉嫵媚”,鄙薄 “豪壯語”(《雙溪詩餘自序》),所作 “質實妍雅”(《善本書室藏書志·卷四〇》),“雖不甚工,亦一家眷屬”(王國維《跋雙溪詩餘》)。《全宋詞·第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全宋詩·卷二五五九》至《全宋詩·卷二五六七》錄其詩九卷。《全宋文·卷六〇九〇》至《全宋文·卷六一一二》編其文爲二十三卷。事蹟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卷八、《南宋館閣續·錄·卷九》。
► 55篇诗文
王炎(雙溪)的其他作品
- 《 蝶戀花 · 其二 》 —— [ 宋 ] 王炎(雙溪)
- 《 临江仙 吴宰生日 》 —— [ 宋 ] 王炎(雙溪)
- 《 江城子 · 癸酉春社 》 —— [ 宋 ] 王炎(雙溪)
- 《 虞美人 · 甲戌正月望後燕來 》 —— [ 宋 ] 王炎(雙溪)
- 《 鷓鴣天 · 梅 》 —— [ 宋 ] 王炎(雙溪)
- 《 清平樂 · 其一越上作 》 —— [ 宋 ] 王炎(雙溪)
- 《 小重山 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 》 —— [ 宋 ] 王炎(雙溪)
- 《 临江仙 其一 莫子章郎中买妾佐酒,魏倅以词戏之,次韵 》 —— [ 宋 ] 王炎(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