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 · 冰
所属合集
註釋
- 玉壺:玉製的壺,古代詩文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德或美好的境界,這裏指清澈的水域。
- 井花:井水的精華,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 潺湲(chán yuán):水緩慢流動的樣子。
- 玲瓏:精巧細微。
- 鱗堂貝闕:像魚鱗一樣的堂殿、用貝殼建成的宮闕,形容冰景華麗。
- 確犖(què luò):形容山石嶙峋,這裏指冰的形狀高低不平。
- 玉甃(yù zhòu):用玉石砌的井壁,這裏指代冰壁。
- 銀屏:鑲銀的屏風,用於形容冰的潔白如銀。
- 萬緣:指一切因緣。
- 河淩(hé líng):也稱「凌汛」,冬季河流封凍或春季河流解凍時,冰塊順流而下,阻塞河道。
- 四弦:指樂器琵琶等(通常有四根弦),這裏泛指樂器聲。 頗黎(pō lí):同「玻璃」,這裏形容冰塊。
- 萬梃(wàn tǐng):許多棍棒,梃,棍棒。
- 琴築(qín zhù):古代的兩種絃樂器,琴七絃,築形似琴,有十三絃。 琮琤(cóng chēng):形容玉石碰擊的聲音,這裏指冰塊撞擊聲。
- 兕(sì):古書上指雌犀牛。
- 京華:京城,這裏指北京。 炙手(zhì shǒu ):燙手,形容權貴氣焰很盛,權勢逼人 。
- 火雲蒸:夏日酷熱,好像火雲蒸騰。
翻譯
在那清澈的如美玉製成的壺般的水域中,井水的精華徹底凝結成冰。令人驚訝的是,那水面的漣漪即便有風吹過也難以泛起褶皺,潺潺的流水一夜之間就悄無聲息地凍結。這冰是如此精巧細微啊,像是魚鱗般的堂殿、貝殼般的宮闕那樣華麗;又偏偏高低不平,有着玉石砌成的井壁、銀白的屏風一般的形狀。就如同英烈壯士的赤誠之心,又似佳人肌膚一般,有着同一種的晶瑩剔透,彷彿曾經就見識過。
這冰還像是那些飛仙劍俠的清冷,又似萬念皆空、心灰意冷的僧人。它全然是被這極度的嚴寒苦苦凍結、鍛鍊才形成這般模樣。
記得去年冬天,我從蘆溝往南下行,返程的船隻卻被河中的冰凌阻攔。彈奏起的樂器聲彷彿將玻璃劈裂,千萬根棍棒擊打冰塊,發出好似琴築相擊的清脆聲響。冰塊破碎,好像能驚到蛟龍發愁,珠玉飛散、犀牛怒吼,在千里的篷窗內,這情景讓夢魂都爲之清爽。回過頭來淺笑,在京城中那些權勢逼人之地,年年夏天都如同火雲蒸騰那般酷熱。還好有這沿街叫賣的六月涼冰,給人送來了一絲清涼。
賞析
這首詞以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想象力描寫冰。上闋開篇就營造出冰的清冷寂靜氛圍,通過「玉壺」「井花」等意象引入,接着以「漣漪難皺」「一夜無聲」等將冰的靜態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用「玲瓏」「確犖」等詞和「鱗堂貝闕」「玉甃銀屏」的比喻對冰的形態進行細緻雕琢,賦予冰華麗精美的形象,並將其與「烈士心」「佳人肌」相聯繫,增添了冰的情感色澤。又以「飛仙劍俠」「灰冷萬緣僧」作比,突出冰的高冷氣質和歷經嚴寒鍛鍊而成的特質。
下闋則通過「蘆溝南下」「歸舟阻凌」的親身經歷描述冰帶來的聲響與震撼,「四弦彈、頗黎劈裂,萬梃擊、琴築琮琤」生動地從聽覺角度刻畫冰的聲勢。「玉駭蛟愁,珠飛兕吼」以誇張浪漫的手法表現出冰的雄渾壯觀。最後將冰的清冷與京華的酷熱對比,突出冰帶來的清涼之感,也隱含着對炎涼世態的一種複雜情緒 。整首詞既有對冰的細緻刻畫,又融入人生經歷與感懷,情景交融,極富藝術感染力。

陳維崧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高陽臺 · 題餘氏女子繡高唐神女圖,爲阮亭賦 》 —— [ 清 ] 陳維崧
- 《 看花迴 南嶽寺大悲閣上看玉蘭花用清真詞韻 》 —— [ 清 ] 陳維崧
- 《 孤鸞 賦得石亭梅花落如雪 》 —— [ 清 ] 陳維崧
- 《 滿江紅 · 江村夏詠 》 —— [ 清 ] 陳維崧
- 《 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四 》 —— [ 清 ] 陳維崧
- 《 水調歌頭 平遠堂雨中即事。林天友使君席上同曹顧庵、丁藥園、胡存人、吳園次、六益、余澹心、尤悔庵、宋既 》 —— [ 清 ] 陳維崧
- 《 蝶戀花 · 中酒(紀豔十首其九) 》 —— [ 清 ] 陳維崧
- 《 醉花陰 · 重陽。和漱玉韻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