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筍帖

· 懷素
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
拼音

譯文

苦筍和茗茶兩種物品異常佳美,那就請直接送來吧。懷素敬上。

注釋

苦筍是一種蔬菜。古時湘一帶多有發展。筍肉色白,一樣尋常做法爲炒、拌、泡。清香微苦,回口爽甜(這種口感與喝茶很相似)。宋代黃庭堅的行楷書墨跡《苦筍賦》,有“餘酷嗜苦筍”、“甘脆愜當,小苦而及成味。溫潤稹密。多啗而不疾人”句。黃庭堅自跋曰,黔中之人“冬掘筍萌於土中,才一寸許,味如蜜蔗,而春則不食”。 關於僧禪與茶筍,蘇軾有詩云“攢金盧橘塢,散火楊梅林。茶筍盡禪味,鬆杉真法音。”

賞析

《苦筍帖》通篇“用筆婉麗,出規入矩,未有越於法度外疇”(明代項元汴跋語)。點畫粗細濃淡,結字大小正斜,線條柔中寓剛,神采飛動。揮寫時的動作猶清晰可按,如“茗”字,草頭逆勢起筆,取險成勢,“茗”字下部偏旁“名”字果敢鋪毫,尤其“口”字寫爲兩個點,神完氣足,可聞金石之聲。作品於不經意中,體現了書家深厚的功力。寥寥十四字,在鉤連拗鐵、簡潔捷速和驚絕的筆畫中,給人感受到的不僅是跳動流淌的旋律、非凡的氣勢,還譯讀到了書家知茶、愛茗之情,又需要茶(《苦筍帖》亦被稱爲懷素“乞茶帖”)。書伴茶香,怡然自得。可謂“香茶苦筍異常佳,帖中感惠留佳話。” 《苦筍帖》兩行十四字,字雖不多,但技巧嫺熟,精練流逸。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雖變化無常,但法度具備。“張妙於肥,藏真妙於瘦”(黃庭堅《山谷題跋》)。從《苦筍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筆。儘管筆畫粗細變化不多,但有單純明朗的特色,增強了結體疏放的感覺,與其奔流直下、一氣呵成的狂草書勢相得益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懷素: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出名。
  • :逕直。

繙譯

苦筍和茶都非常好,可以直接過來。懷素呈上。

賞析

這幅《苦筍帖》雖僅寥寥數字,卻生動地躰現了懷素的直率個性和對苦筍、茶的喜愛。語言簡潔明快,直接邀請他人來共享苦筍與茶,展現出一種隨性灑脫的意趣。其書法線條流暢自然,字勢圓潤,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躰現了懷素高超的書法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整躰給人一種輕松自在、率真質樸的感覺。

懷素

懷素

唐僧。長沙人,字藏真。俗姓錢。以善狂草出名。嘗於故里廣植芭蕉萬餘株,以蕉葉代紙練字,因名其所居曰“綠天庵”。嗜酒,興到運筆,飛動圓轉,變化多端而法度具備。晚年趨於平淡。其棄筆堆積,埋山下曰筆冢。前人評其狂草承張旭而有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有《自敘》、《苦筍》等帖。 ► 5篇诗文

懷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