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粗:略微,大致。
修載:王耆之,王羲之的從兄弟。
存想:思忖,思量。
無由:沒有辦法。《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 據《世說新語》賞譽第八注引《王氏譜》曰:“耆之字修載,琅玡人,荊州刺史廙第三子。歷中書郎、鄱陽太守、給事中。”謝萬嘗稱:“王修載樂託(落拓)之性,出自門風”。帖中言及“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晉人雅集過從之密,嘯詠風氣之盛,於此見出一斑。
賞析
《平安帖》用筆峻利,沉著瀟灑,俊宕清健,體勢豐滿,尤其是尖筆的起訖牽帶,豐富多變,飽滿完整,實爲行書楷則。王羲之的新體行書,除了擺佈黑色點畫之外,也照顧到白底的空間,把這兩者安排適宜,悠遊於二度和三度空間,使得點畫盪漾空際,回互成趣。王羲之所表現的書法造型,如孟子道性善,莊周談自然,縱說橫說,無不如意。張懷瓘雲:“惟逸少筆跡遒,獨擅一家之美,天資自然,丰神蓋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之能學,其理隱而意深,故天下寡於知音。”意謂着要了解王字是不易的,它是理性和感性交溶下的產物,像是一個機智的導演,在幕後活動,而不顯出其威臨和統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粗:大躰上,大致。
- 脩載:長年累月,這裡指時間較長。
- 近集:聚集得比較近。
- 存想:懷唸,想象。
- 明日:明天。
- 悉來:全部到來。
- 無由:沒有機會,無法。
- 增慨:增添感慨,感到傷感。
繙譯
這是一封大致平安的信,已經寫了十多天了。最近大家聚在一起,我想象著明天大家應該都會再來,可惜不能一同相見,讓我心中頗感傷懷。
賞析
這首詩簡短而深情,是王羲之寫給遠方親友的一封平安家書。王羲之通過描述自己寫信的過程,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唸和期待他們團聚的心情。"此粗平安"四字透露出他雖然身処異地,但生活還算安穩,希望親朋們不必過於擔心。"脩載來十餘日"說明信件已拖延許久,反映了他對與親人團聚的渴望。最後一句"無由同,增慨"則流露出淡淡的遺憾和無奈,使得全詩情感真摯,富有感染力。整首詩語言樸素,卻透露出深沉的人文關懷,展現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