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滿天風雪

· 秦觀
滿天風雪,向行人、做出征途模樣。回首家山纔咫尺,便有許多離況。少歳交遊,當時風景,喜得重相傍。一樽談舊,驪駒門外休唱。 自笑二十年來,扁舟來往,慚愧湖頭浪。獻策彤庭身漸老,惟有丹心增壯。玉洞花光,金城柳眼,何用生凄愴。爲君起舞,驚看豪氣千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纔(cái)咫尺:纔,同「才」。咫尺,形容距離很近。古代八寸爲咫。
  • 驪駒:《驪駒》是古代客人告別時所唱的歌。
  • **彤(tóng)庭:指皇宮。因宮殿塗以紅色,故稱。
  • 玉洞:常指神仙的居處。
  • 金城:堅固的城池。這裏可理解爲美好繁華之地。
  • 柳眼:早春時柳樹初生的嫩葉,好像人的睡眼剛張開,故稱柳眼。

翻譯

天空中佈滿了風雪,對着遠行的人,呈現出一副漫長征途的模樣。回頭眺望家鄉,距離不過咫尺之遙,卻已經涌起許多離別的愁緒。少年時結交的朋友,當年的那些風景,喜悅的是如今又能夠重新相伴。大家一起舉杯談論往昔,門外就不要再唱那離別的《驪駒》之歌了。

自己好笑這二十年來,一直乘着小船四處漂泊,實在是有愧於那湖頭的波浪。曾經向朝廷進獻謀略,如今身體漸漸老去,好在一顆赤誠之心愈發堅定豪邁。那神仙居處的花光閃爍,堅固城池邊柳樹抽發的嫩綠新芽,這樣美好的景象又何必心生悲傷。我要爲你們翩翩起舞,讓人驚歎地看到洋溢而出的豪邁意氣高達千丈。

賞析

這首詞中,秦觀開篇描繪滿天風雪的征途景象,引出離鄉之愁,借眼前景抒發對離別家鄉的不捨。回憶少年交遊重聚,飲酒談舊,盡顯與友人重逢的喜悅和對過往情誼的珍視。「自笑」幾句,回顧自己二十年的漂泊生涯,感慨人生歷經風雨。雖然向朝廷獻策卻年華老去,可詞人表達出「丹心增壯」,展現出內心的壯志豪情未減。接着借「玉洞花光」「金城柳眼」這些美好的意象,驅散憂愁,表達不應自傷的豁達情懷。最後以「爲君起舞,驚看豪氣千丈」收束,展現出詞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不凡的氣魄。整首詞情感複雜卻又積極,既有對過往經歷的回顧與感慨,又有不畏命運、堅守壯志的豪邁氣概 。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