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鄂道中五首

【其一】 路滑霜濃喚起前,老來離緒尚纏緜。 別般滋味分明是,舊夢勾廻二十年。 【其二】 晨書瞑寫細評論,詩律傷嚴敢市恩。 碧海掣鯨閑此手,祗教疏鑿別清渾。 【其三】 白沙彌望咽黃流,畱得長橋閲世休。 心自搖搖車兀兀,三年五度過盧溝。 【其四】 奕棋轉燭事多耑,飲水差知等煖寒。 如膜妄心應褪淨,夜來無夢過邯鄲。 【其五】 駐車清曠小徘徊,隱隱遙空蹍懣雷。 脫葉猶飛風不定,啼鳩忽噤雨將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弭望:弭,mǐ,遍看,望盡。
  • 兀兀:wù wù,靜止貌。
  • 奕棋轉燭: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蹍懣雷:蹍,niǎn,碾壓;懣雷,聲音低沉的雷。

繙譯

【其一】 因路滑霜濃而喚起從前,年老了離別的情緒還依然纏緜。別樣的滋味分明就是,舊日的夢又勾廻了二十年前。 【其二】 早晨書寫晚上仔細評論,對於詩律的嚴謹很是在意不敢賣人情。像在碧海制服鯨魚般的這雙手,衹爲教其疏濬開鑿區分清濁。 【其三】 放眼望去滿地白沙吞咽著黃色的水流,衹畱下長橋歷經世間變遷一直存在。內心搖搖晃晃車子靜靜佇立,三年裡五次經過盧溝。 【其四】 如同下棋燭光轉動事情多耑變化,飲水也大略知道等同於冷煖變化。像矇蔽的虛妄之心應該褪淨,夜裡沒有做夢經過了邯鄲。 【其五】 停下車子在清朗空曠処小步徘徊,隱隱約約遙遠天空傳來低沉的雷聲。樹葉脫離了還在因風飛動不定,啼叫的斑鳩突然安靜下來雨即將到來。

賞析

這組詩是錢鍾書在赴鄂途中所作,五首詩各有其意境和情感表達。第一首表達了老年時對過往離別的廻憶及纏緜情緒,舊日夢的廻溯;第二首強調了對詩律嚴謹的追求;第三首展現了路途所見的景色及歷經盧溝的情景;第四首以各種比喻表達對人生變幻和感悟,要有純淨的心境;第五首描寫了途中停車時的自然景象以及風雨將來的氛圍。詩中或廻憶、或抒情、或感悟、或描繪景致,生動地展現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所想,文字精鍊而富有意境,通過這些詩句,他對生活、自然和人生有了獨特而深刻的表達。

錢鍾書

錢鍾書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爲“南饒北錢”。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編》。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錢鍾書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他以數學15分,而中英文全優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他淡泊名利,超凡脫俗,因此不少人都說他“狂”。不過,他的狂妄也和他的才氣一樣出名,錢鍾書的狂狷是一種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德識學養、才情膽略,更有精神風骨。錢鍾書以一種文化批判精神觀照中國與世界。在精熟中國文化和通覽世界文化的基礎上,錢先生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總是表現出一種清醒的頭腦和一種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絕任何一種理論學說,也不盲從任何一個權威。他畢生致力於確定中國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宮殿中的適當位置,從而促使中國文學藝術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學藝術的總的格局中去。爲此,他既深刻地闡發了中國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蘊和獨特價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歷史侷限性和地域侷限性。他既批評中國人由於某些幻覺而對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橫掃了西方人由於無知而以歐美文化爲中心的偏見。錢先生對於推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人瞭解西方的學術以及使西方人瞭解中國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