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臣聽聞音階本來沒有韻律,是音的規律使其有韻律,五彩沒有固定的章法,花紋相錯縱橫才組成美麗的圖案。以此知道沉鬱不暢之氣不是巧妙的言辭不能疏通,外形萬變不是工整的文筆無法描寫。先王用此來治理國家,探究人神,表達寂寞,照亮昏昧,文章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上官昭容是已故中書侍郎上官儀之孫。賢明和淑挺秀而生,才華可謂當世一絕,聰慧過人,探索微妙的事理如同照鏡子般明朗。學習任何道理如同已經聽聞過,下筆文章如同思慮良久而作。當初沛國夫人剛剛懷孕,夢見舉人給他一杆大秤,說,以此稱量天下。後來昭容便誕生。快到滿月時,夫人逗弄昭容說,稱量天下的難道是你嗎?小孩呀呀的答應說是。生下便能言語,實在是聰慧啊。還在襁褓中就進入了掖庭。上天想要啓用他,所以毀了他的家讓他輔佐國家。其遭遇馬上要星氣,於是成就他的德行使其受任。
自武則天久視年間(公元700年)至中宗的景龍年數十年間,國家安寧,朝野內外文風興盛。 使得有才能的人都被任用,沒有有才華的人被遺落在民間,身處高位的人都以使自己學文精進爲首要的事情,大臣以沒有作出好文章爲可恥。每次遊樂在外,君臣多有文章附和,文風之盛,可比三代。這不僅是聖後好文章,也是昭容在旁協助的原因。古有女史記錄功過,也有女尚書參與朝政,而昭容兩個都擅長,每日日理萬機,接見官員,應付自如。漢朝的班婕妤、晉朝的左芬,都被世人稱讚享有盛譽,上官昭容的文采和他們沒有差別,但輔佐朝政之功則非他們可以比擬。雖然朝廷上的決策無處不有其蹤跡,卻隱身在背後,其提出的治國的規劃可以當作典範,歷代以來罕有聽聞,其他嬪妃和其他讀書人,怎麼能夠望其項背!然而武則天擁有天下,掌握生殺職權,高興則得到賞賜,發怒則可使千里流血。百姓的禍福與陛下的舉動息息相關。要使其聽取建議,是多麼的困難,勢力大的顯貴之人使其懷疑,卑賤而不親近的人無法接近,能接近而阿諛奉承之人的話不被在意,關係疏遠而忠誠的人使其生氣。唯有上官昭容委婉的引導陛下,使得九德六藝能夠達到。所以所以上官昭容遊覽名山的意興,殺伐決斷的威嚴,奢侈享樂的姿態,嗜好玩樂的方面全被人們遺忘,留下的只有她風雅的文章和詩風。人們都說上官昭容是塊美玉人們都說上官昭容是塊美玉,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得輔佐女皇,用盡一切方式讓女皇做出公平的決策,女皇有如神助,上官昭容超乎常人的智慧,有如祥瑞,令國家振興繁榮,怎麼能說她的品德不美好?鎮國太平公主,才華蓋世是皇帝的妹妹,曾經和上官昭容一起出遊四處宴飲,時光流逝,舊物尚在但是物是人非。其文章之不齊缺失使人感到悲傷,爲了懷念昭容,皇上讓史臣收集上官昭容的詩。若干卷文章,列在左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黼黻(fǔ fú):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
-
唐昭容:唐朝女官名。
-
掖庭:宮中旁舍,妃嬪居住的地方。
-
久視:武則天的年號。
-
景龍:唐中宗李顯的年號。
-
黔黎:百姓。
-
乂(yì):安定。
-
窈窕(yǎo tiǎo):文靜而美好。
翻譯
我聽說七種聲音沒有主導,音律和聲調綜合作爲基礎;五種色彩沒有條理,華美的花紋相互交織才顯美麗。由此可知氣息一旦有抑鬱,不是巧妙言辭不能相通;形態有萬千變化,不是精巧文章不能描繪:先王因此來經營天地,推究人神,闡明沉寂,鑑別幽暗,文章的言辭義理太重要了啊!上官昭容,是原中書侍郎上官儀的孫女。聰慧秀美超然而生,才華舉世無雙,機敏有見識,聰慧能聆聽,能探究細微明察事理。讀書海納百川,彷彿以前就知曉;動筆如雲飛,都如同預先構思。當初沛國夫人正懷孕時,夢見巨人讓她拿大秤,說:「用這秤來稱量天下。」不久上官昭容出生。滿月時,夫人逗弄她說:「稱量天下,難道在你嗎?」孩子就呀呀地迴應說:「是。」生來就能說話,實在是靈異。還在襁褓中時,就進入掖庭,上天實在開啓了她的命運,所以能捨棄家來資助國家;時運將要興盛,所以成就德行接受任命。
自從武則天久視年後,到中宗景龍年間,十多年間,天下清平寧靜,宮內加強圖書府庫,宮外開闢修文館。搜求英才豪傑,民間沒有遺漏的人才,右職以精通學問爲先,大臣以沒有文采爲恥。每當到宮觀遊覽,到山河出行,白雲飄起皇帝就歌唱,皇帝車駕飛動臣子就賦文,雅頌的興盛,和三代同風,不只是聖後喜好文辭,也是深明大義的君主協助贊同的結果。古代有女史記錄功勞書寫過錯,又有女尚書決斷事情,宮廷中兩朝專享美名,一天處理衆多事務。接受詢問沒有遺漏,迴應如同回聲,雖
賞析
這篇序文主要是對上官昭容的才華和功績進行讚美和推崇。文中強調了她自幼聰慧異常,才華絕代,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她生活的時代政治清平、文化繁榮,而上官昭容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不僅自身才學出衆,還對當時的文化氛圍和文風產生了積極影響。序文通過論述她的特殊地位和傑出才能,展現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形象,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文化和才華的重視。文中還將她與古代的女史等人物相比較,突出了她的獨特之處。整體文辭優美,對上官昭容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