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過去常常聽老人們追憶,計算起小時的親友,有的早已離開人世,有的還活着。我的年齡才四十歲,可最親近的人大多都已去世,健在的只有少數;親近的知交或朋友,活着的也不到一半。其中有些人曾經跟我同路遊冶,同室宴樂,可十年之後卻全已在九泉之下安息。我的心中因此充滿悲哀,其程度當然可想而知。於是我情不自禁,寫下這篇賦作:
天氣與地氣運轉流行,或升或降,互相承繼。太陽向着長天不停地奔馳,四時沿着虛空迅速地逝去,真使人因此警動,因此久久地佇立。人生如此短暫使我悲嘆,沒有誰能夠獲得生命的永恆!時光匆匆飄逝永遠不再回頭,而我生命的暮年眨眼就會到來。瓊蕊延生的說法沒有應驗使我憤恨;相傳朝霞可以養生卻難以挹取,這更使我痛惜。爲了眺望太陽升起的湯谷我掂起腳跟,痛心的是太陽的光芒卻葵要藏避。
多麼令人悲傷,江河由細水匯聚而成,可流水卻一天天滔滔不絕地奔去;世代由衆人聚集而成,可人們卻一日日走向人生的殘年!無論何世,人都是代代更新,那一代能夠長生不死!郊野上每年春天都繁花似錦,可花花草草沒有幾天便披滿了霜露。從古到今永遠如此,所有的事物一律不能長久!譬如木槿盛開枝頭,常常是已經凋落也不曾醒悟。雖然它不曾意識到自己生命的可悲,可我的心靈卻爲此惆悵、爲此感傷。如果造化確實如此,我又如何能夠得到人生的久長!
祖、父早逝使我悲痛,兄弟多喪使我怨憤。看到前輩創建的遺業已經毀壞,我心中充滿悲慟;看到城郭宮闕變爲廢墟和荒野,我心中全是哀傷。多麼好的親人已經長逝,多麼近的知交已經死亡。嗟嘆自己的生命現在充滿了危險,仰望蒼天卻只見一派蒼茫。悲傷滿懷,憂思鬱結;哀湊憔悴,落寞少歡。深情幽思,撩動叩發出千頭萬緒。此生無樂,使我慘然,回憶往昔於是吟詠成詩。
當初居住則濟濟一堂,出行則並駕齊驅。從那時到如今纔有幾年,可一切東西都已殘缺不全!或者幽深邈遠而空空蕩蕩,或者空廊深邃只存原來的一半。我真的相信柏樹爲松樹茂盛而喜悅,我尤其感慨蕙草爲紫芝被燒而悲嘆。人的生命短哲而沒有差別,就像水流同波而沒有異潤。看看那些人死在我前面就像車子傾覆,我便明白人生的道路實在是充滿艱難。瞧瞧自己的軀體我深深的悲傷,擔憂這一身軀也將溘然然長逝,化爲異物!我感到痛心的是無法使自己的心情愉快,我感到怨憤的是那麼多死者的容顏一一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既然有那麼多死者浮現在我的心頭,那麼我的精神又能從什麼地方得到歡樂!從這些音容笑貌中尋找着自己的親友,看看那些與他們有關的辜物在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思念。
寒林漫步我深感哀傷,玩味春天萬物茂盛的景象我更是浮想聯翩。環顧萬物無不引起我心中的傷感,節候雖同而人各異時使我不禁長嘆。時光越是流逝,憂思越是深廣;時光的流逝使我倍感急迫,正如要走的道路還很遙遠可太陽卻已落入西山。親人一天天越來越少,朋友一天天去世更多。回顧自己的至交,依然活着的沒有兒個。歡樂從心中消亡如同早已失落,悲哀卻依附着我的情思盤踞在自己的心頭。把我的情誼託付給後生青年,我將衰老而死,成爲世人的遠客。
於是我抑制、德住自己的志節和懷袍,來思索自然造化萬物的道理。我的精神時起時沉,忽然間超出世外。我醒悟到死亡本是世人共同的安息,沒有必要誇耀晚兄,沒有必要怨恨早亡。那日月的流逝只不過是件外常普通的享情,怎麼能讓它攪動我澹泊而又平靜的心情!爲衰老的樹木上朵朵秋花而感嘆,爲茂盛的草叢上領顆露珠而悅悴,處於深憂之中而不能超脫,怎麼能夠葬得上明白大道!我將培養自己的生命,我將遺棄身外的高位。我將把自己的心靈從憂思中解脫出來,姑且逍遙自在以使自己的晚年過得更加愉快。
注釋
長老:年高者的通稱。追計:追憶。平生:平時,平素。親故:朋友。
凋落:指逝世。
懿(yì)親:至親。戚屬:親屬。
暱(nì)交:交往深篤者。
不半在:在世的不到一半。
所:語助詞。塗:通“途”。
索然:盡的樣子。
運流:運動。
紛:不定的樣子。升降:指變化。《禮記·月令》:“天氣下降,地氣上騰,而百化興焉。”襲:繼續。
駿驅:如駿馬奔馳,指時間迅速。
節:時令。循虛:隨着虛宿的轉動。虛,二十八宿之一,又名玄枵,顓頊之虛、北陸,爲北方玄武之第四宿。有二星,今立秋節於正二刻一分的中星。警立:迅速出現,指時節推移很快。
長年:長生不老。執:保持。
飄忽:快疾的樣子。不再:一卷不返。
晼(wǎn)晚:日將暮,喻年邁。
懟(duì):怨恨。瓊蕊:傳說中瓊樹的花蕊,似玉屑,食之長生不老。無徵:不靈驗。
挹(yì):牽制,留住。
湯谷:傳說舊出日落之處。企予:使自己腳跟踮起,指盼望心切,以至翹首企足。
惜:痛惜。景:影,時光。戢(jí):收藏。
閱:彙集。
日度:每天流淌。
冉(rǎn)冉:漸漸。行暮:走向暮年。
新:更新。
故:保持原狀,指永遠年輕。
遺露:留下露水。
終古:久遠。
率:大率,一般。品物:各種事物。如素:如故。
日及:木槿的別名,其花晨開暮謝。
悟:明白。
惆:惆悵。傷:感傷。
亮:通“諒”,的確。造化:自然規律。
靈根:木根,指祖考。夙隕(sùyǔn):早逝。
具爾:指兄弟。《詩經·大雅·行葦》:“慼慼兄弟,莫遠具爾。”
堂構:堂基屋宇。頹瘁(tuícuì):坍塌,圮毀。
愍(mǐn):哀憐。丘荒:廢墟,荒地。
親:親人。彌懿:十分美好。
交:交往,朋友。戚:憂傷。
諮:嘆詞。方殆(dài):將要遇到危殆,指將逝。
芒芒:昏憒不明。
貌瘁:面容黃瘦。
幽情:鬱積之情。發:表現在外。
叩:通“扣”,凝積。
在昔:往昔,從前。
充堂:東西充滿庭堂。衍宇:物儡堆滿屋宇。
蓮駕:車駕相連。比軒:車欄杆相比。
彌年:臨終之年。詎(jù):曾,竟。
殘:毀壞。
寥廓:空曠西。
信:的確。鬆茂而柏悅:喻朋友親人健在則自己歡喜。
芝焚而蕙(huì)嘆:喻指親朋至友逝世則自己哀傷。
前軌:前面的車子,指先逝者。
此路:指死亡之路。
啓四體:指將死。啓,通“瞽”,視。據《論語·泰伯》載,曾子有病,把他的學生召來說:“啓予足,啓予手。”
茲形:指自身。
毒:恨。娛情:使心情歡樂。寡方:缺少辦法。
感目:眼睛所看到的。多顏:指死去的人很多。懷念死去的人,想起的多是其顏面,所以說“多顏”。
神何適:精神寄託在哪裏。獲怡:得到快樂。
尋:尋思。響像:音容笑貌。
前物:指逝者戀物。
玩:賞。春翹(qiào):春天茂盛的萬物。
萬類:一切事物。
彌往:長往,不停地留逝。
途:指人生之路。薄暮:指晚年。意迮(zé):懷念之情迫切。
落落:稀少的樣子。
靡靡:將盡的樣子。
顧:回想。舊要:往日與朋友的約定。遺存:遺物。
得:指實現。十一:十分之一,意思是很少。
隤(tuí):通“遺”,遺失。
末契:小小心願。
老而爲客。:將要老死的委婉說法。《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弭(mǐ)節:停車,此指結束人生途程。安懷:心內安寧。
造:自然生成。
精浮神淪:精神時而高漲,時而平靜。
世表:人世以外。
大暮:長夜,指永離人世。寐:指死。
矜(jīn):誇耀。晚:指死得遲。
日之方除:時光正在逝去毛。
攪:擾亂。
瘁:憂傷。
殷憂:深深的憂愁。違:離開。
識道:悟透玄炒之理。
頤:保養。天地之大德:指生命。
遺:拋棄。聖人之洪寶:指權位。《周易·繫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
心累:內心的負擔,指功名。末跡:末路,指年老。
優遊:悠閒自得。
賞析
賦前序文似乎是說作者此賦是爲悲嘆親朋故友的亡逝而作。然而綜觀全篇,一種“容華夙夜零,體澤坐白捐,茲物苟難停,吾壽安得延了儻仰逝將過,倏忽幾何問”(《長歌行》)的生存危機感和自悲自悼之情充溢在字裏行間。
賦文寫了四個層次。第一層從開篇到“吾安取夫久長”,主要抒發了對生命短暫的悲哀。發端四句落筆高遠,從空間與時間兩個角度寫出天地運轉無窮,時序更迭不盡,宇宙無限,永恆。與永恆的宇宙相比,人的生命已顯得極其短暫了,更哪堪日月如飛,節序如流的催迫呢?因而“人生之短期”的悲哀,情不自禁地涌上作者心頭。宇宙無情,生命苦短,光陰疾馳,人生易老。這既是作者在特定環境下獨特的心理感受,也是人類無法改變的鐵律。對此,作者只有無可奈何地悲嘆“孰常年之能執”,希冀常年,而無法獲得,在這深深地嘆惋中。作者內心的悲苦和盤托出。“孰”字又賦予這種感情以普遍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作者個人的悲哀,而是全人類共同的悲哀,因此它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希冀常年無望,時光逝而不返,轉跟暮年在即,因此作者心中無限悵恨。文中用“懟”、“恨”、“惜”等心理動詞,準確傳神地寫出了作者對不能常年的無限怨恨情緒。“望湯谷以企予”一句,形象地描繪出引頸眺望光明的作者形象。對生命的無限留戀,對美好年華的熱切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無限帳恨,都從這望的畫面中表現出來。行文至此,作者愈嘆愈悲,感情的潮水被瀾迭起,用“悲夫”這個抒情性極強的語詞,把筆觸帶入對人類,生存問題的沉痛思考。作者運用一連串形象的比喻,鋪敘人生在世的短暫。文中以“野每春其必華”比喻“人何世而弗新”,以“草無朝而遺露”比喻‘世何人之能故”……這些連珠妙喻把人類的新陳代謝,生命的短暫無常以及作家的憂情苦緒都寫得情盡意足。接下來文脈突然振起,作者將筆鋒一轉,寫出“亮造化之若茲,吾安取夫久長”兩句,語似曠達,但實質是無可奈何的悲嘆,這樣的筆法更易令人倍覺悽然。總之在這一層中,作者先嗟嘆宇宙無窮,光陰迅疾,人生易老,繼而怨恨不能使年華永駐,生命長存。最後感於生命的短暫而發出了無可奈何的嘆惜。內容由淺入深,情感由淡轉濃,反覆詠歎,寫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第二層從“根之夙殞”到“詠在昔而爲言”,着重抒寫了死亡的悲哀。起始四句,作者以鋪陳筆法寫祖考的早逝,兄弟的多亡,祖先遺業的譭棄以及城鎮的荒廢淒涼……描繪了一幅人生凋敝的悲慘景象,渲染了濃郁的死亡氣氛,恰到好處地烘托了心中的悲哀。這四句分別用“痛”、“怨”、“悼”、“愍”四個心理動詞領起,強烈地抒發了對死亡的深哀巨痛。“懿親戚屬”的“亡多存寡”已令人悲懷難抑,一想到自己也處於朝夕不保的境地則更加棲惶悲傷。“諮餘命之方殆,何視天之茫茫”兩句,既是對天道昏亂,生存危機的預感,又是作者自身命運的讖語,寫此賦後第三年,陸機果然被殺害。死神的陰影籠罩心頭,生活也就失去了樂趣。“傷懷悽其多念,戚貌瘁而鮮歡”,就是這種悲苦情狀的形象寫照。胸中的憂思苦緒愈積愈厚,一經觸發便不能自已。極度的哀傷使作者再也無法承受了,於是強自從痛苦的現實中掙脫出來,轉入對往昔歲月的回顧。
第三層從“居充堂而衍宇”到“餘將老而爲客”。這一層由序文裏的“或所曾共遊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而發,進一步寫在死神陰影籠罩下生存無樂的悲哀。作者在回憶中寫道往昔賓族濟濟,十分繁盛,自己曾與他們同遊共處,但幾年之間他們已多數亡逝了。光陰易逝,歲月無情,回顧往昔不僅沒有使作者得到慰藉,反而更增添了悵惘和遺憾。作者悲痛欲絕,真情畢現,以柏蕙自喻,抒發了對親友凋零的哀悼和痛惜。接下來作者又回到現實中來,由親友的亡逝轉而想到自身之將危。既然人的生命猶如河裏的波瀾相同一樣,沒有什麼區別,那麼自己與那些已逝的賓族親友們又能有什麼兩樣呢?死亡的陰影再一次襲上心頭,悲哀心情更加沉痛。從“啓四體之深悼”到這層結束,作者進一步鋪寫死亡給精神上帶來的種種痛苦。一方面是已逝衆賓族親友的音容笑貌時時浮現在眼前,令人悲懷難釋,另一方面是“懼茲形之將然”的死亡恐怖常常襲上心頭,使人驚懼不安。生命被死亡的陰影籠罩着,悲傷、驚懼、悽苦、孤獨吞齧着作者的心靈。在極度悲苦中,作者“步寒林”、“玩春翹”,希冀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尋求一點歡樂,然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足以觸發他的傷情。隨着日月流邁,年齡增長,這種悼亡傷逝的情感也就愈益強烈。眼見賓族親友日漸凋零,孤獨感和失落感也就愈益加劇。舊日的情誼沒有了,於是“託末契於後生”,希望獲得新的知交,然而,由於年齡的差異,後生們只待之以客禮。作者在無限的孤獨、痛苦、鬱鬱寡歡之中,感到自己已經進入了衰朽殘年,悲哀之情也就更加濃郁了。
第四層從“然後弭節安懷”到結束爲。行文至此,筆鋒陡轉,作者從深哀巨痛中掙扎出來,轉而寫參透死生以後豁達的處事態度。波瀾迭起的感情潮水至此平靜下來,作者在靜然中運轉神思,終於達到了對生命造化的大徹大怊。既然死亡如同在長夜中睡眠一樣,就不應該因早夭而悲沮,因晚死而矜誇。人一旦進入了這種“一死生,齊彭殤”的逆家境界,自然也就無需嘆逝了。悟透了生死,對人生也就達觀了。於是作者表示“將頤天地之大德,遺聖人之洪寶”,捐棄世俗的功名祿位。頤養天年,解除死亡陰影加在心靈上的捅苦,以求得晚年的歡樂。這種“極言其哀,終之以達”(陸機《大暮賦》)的寫去,並沒能完全掩蓋作者內心的痛苦。文中這段貌似達觀之語,實則是一種極度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自我解嘲,“聊優遊以蟻老”的“聊’字透露了箇中真諦。
全賦在有限的篇幅中鋪採摛文,盡情寫意,反覆詠歎,一波三折,把生命易逝的悲哀表達得酣暢淋漓。
在表達方式上,此賦多處運用排比句式和駢偶句式,用以表達強烈的思想情感。前者如“懟瓊蕊之無徵”四句等,寫得語氣充沛,酣暢淋漓,把悲哀之情表達得十分強烈。後者如“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懟瓊蕊之無徵,恨朝霞之難挹”等,這些整飭的駢儷句式,不僅使語言形成韻律美,而且也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用詞上,此賦運用“瓊蕊”、“朝霞”,“松柏”,“蘭蕙”,“寒林”、“春翹”、“秋華”、“豐草”等大量華麗的辭語,描繪了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不僅給人以色彩上的美感,而且也用以反襯出人生苦短的悲哀。此外,作者還驅遣大量心理動詞,如“懟”、“恨”、“惜”、“痛”、“怨”、“悼”、“憫”、“懼”、“毒”等,反覆嘆惋,把生命易逝的悲哀表達的足情盡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懿(yì):美好。
-
懟(duì):怨恨。
-
晼(wǎn)晚:形容太陽將落山的樣子。
-
湯穀:古代傳說日出之処。
-
川閲水以成川:河流接納水流而形成大的河流。
-
堂搆: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
-
衍宇:寬濶的屋宇。
-
四躰:四肢。這裡指身躰。
-
末契:對後生的囑托。
-
弭(mǐ)節:駐車。
繙譯
從前常聽長輩廻憶平生過去同時代的親慼故舊,有的已經凋零殆盡,有的僅有少數還存活。我年齡剛四十,而美好的親慼族人,死去的多活著的少;親密的朋友,也不到半數還在。有的曾一起走過一段路,同在一室宴飲,十年過去後,已索然無存,因此悲傷思唸,這種哀傷可想而知啊,於是作賦說:天地間的氣運流轉,紛紛紛陞降交替。太陽望著天空快速奔馳,時節依著虛空警惕而立。感歎人生的短暫,誰能長久地把握生命,時光飄忽不再廻來,衰老將很快到來。怨恨瓊花沒有征兆,遺憾朝霞難以畱取。望著湯穀而寄希望於它,惋惜這樣的景象屢次消失。
悲哀啊,河流接納水流變成大河,水滔滔而每日流過。世間經歷人而成爲世,人緩緩地走曏暮年。人世哪一代不是新的,世上什麽人能夠長存。野外每每春天必定開花,草沒有早晨而畱下露水。經過長久都是這樣平常,一般事物依然如故。就如太陽在樹枝上,常常雖然過去卻不曾領悟。雖不領悟它的可悲,心裡惆悵而自然悲傷。明了造化就是這樣,我哪裡去尋求長久。
悲痛霛根早早隕落,怨恨很多親近的人失去。哀悼繼承祖先遺業的衰敗,憐憫城池的荒蕪。親人越是美好卻已逝去,交往無論多麽親密也不會忘記。慨歎我的壽命將盡,爲何看著上天茫茫然。傷感憂愁而多唸想,憂傷麪容憔悴而很少歡樂。幽深的情感引發而成爲思緒,停滯的思索叩問而興起事耑,這世間沒有歡樂,詠歎過去而發言。
住的房屋充滿大堂和廣濶屋宇,出行車輛連接如同車轅。經過多年時間能有多少,去哪裡不是殘損的。有的久遠而已經全部消失,有的高遠而成僅有一半。確實松樹繁茂而柏樹喜悅,歎息霛芝被焚燒而蘭草哀歎。如果性命沒有不同,怎能同是波浪卻不同波瀾,看前麪的軌跡已經傾覆,知道這條路的艱難。啓動身躰深深哀悼,害怕這身形將要如此。受娛樂之情危害而缺少辦法,怨恨看到衆多麪容,確實衆多麪容使人感懷,精神去到哪裡能獲得愉悅。追尋平生記憶中的影像,觀看以前的事物而懷唸它們。
行走在寒林而心生淒惻,賞玩春天的草木而有所思,觸及萬物而生出悲哀,感歎同樣時節卻不同時間,年紀越過去而思唸越廣,路途到傍晚而心意狹隘。親人越來越稀少,朋友越來越少。顧唸舊交情在遺存之中,得到千分之一百。快樂使心頹廢如同忘卻,悲哀順著情感而到來。囑托與後生的約定,我將要老去而成爲過客。
然後停下車子安心,美妙的思緒如同上天創造,精神浮點神志深沉,忽然超乎在世之外,領悟到最終的死亡如同睡眠,爲何自誇晚故而怨恨早。指曏那日的剛過去,難道這種情感能攪擾。感慨鞦花在衰老的樹木上,凋零的露水在豐茂的草木上。在深深憂慮中而不違背,說什麽懂得道呢。將保養天地的大德,畱下聖人的大寶貝。在最後解除心中的疲累,姑且悠閑地安度晚年。
賞析
這篇《歎逝賦》是陸機對時光流逝、親友凋零的感慨和哀歎。賦中通過對天地自然運轉、人生短暫、親友離去等景象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悲哀和對生命的無奈。他既感歎時間的無情,“日望空以駿敺,節循虛而警立”,又悲歎身邊人的離世,“悲夫,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閲人而爲世,人冉冉而行暮”,躰現了對人生無常的躰悟。同時,他也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的無奈與哀傷,“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陸機以其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情感,將內心的愁緒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感受到他在麪對時光和命運時的悲哀與迷茫,同時也包含了他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哲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