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若渠四首

【其一】 闕地起九原,彌天戢一棺。 不圖竟哭子,惡耗摧肺肝。 不信事難許,欲信心未甘。 子壽詎止此,止此甯天慳。 赴死軌獨短,熟眡不能攔。 脩促事切身,自主迺地權。 亦思與命抗,時至行帖然。 徒令後死者,叩天訟其冤。 【其二】 崑明八月居,與子得良遘。 真能略名位,新知交如舊。 十九人最少,好句傳衆口。 別來憂用老,發短麪增皺。 撒手子複逝,長往一何驟。 衹有贈我篇,磨滅猶藏袖。 迺知人命薄,反不若紙厚。 酸心坡有言,安能似汝壽。 【其三】 昔者吾將東,賦別借杜詩。 何意山嶽隔,生死重間之。 畱命空待我,再見了無期。 撫棺慟未得,負子子倘知。 故鄕陷豺虎,客死古所悲。 禪智山空好,穿塚傍峨眉。 吾聞蜀有鳥,催歸名子槼。 魂氣無勿之,爲鬼庶能歸。 【其四】 子嘗私於我,詩成子每羨。 哭子今有作,詩成子不見。 人死資詩題,忍哉事琢練。 詩人大薄情,挽畢無馀戀。 即工奚益死,況我初非擅。 聊以抒沉哀,未遑事藻絢。 感舊愴人琴,直須焚筆硯。
拼音
錢鍾書

錢鍾書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爲“南饒北錢”。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編》。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錢鍾書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他以數學15分,而中英文全優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他淡泊名利,超凡脫俗,因此不少人都說他“狂”。不過,他的狂妄也和他的才氣一樣出名,錢鍾書的狂狷是一種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德識學養、才情膽略,更有精神風骨。錢鍾書以一種文化批判精神觀照中國與世界。在精熟中國文化和通覽世界文化的基礎上,錢先生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總是表現出一種清醒的頭腦和一種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絕任何一種理論學說,也不盲從任何一個權威。他畢生致力於確定中國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宮殿中的適當位置,從而促使中國文學藝術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學藝術的總的格局中去。爲此,他既深刻地闡發了中國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蘊和獨特價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歷史侷限性和地域侷限性。他既批評中國人由於某些幻覺而對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橫掃了西方人由於無知而以歐美文化爲中心的偏見。錢先生對於推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人瞭解西方的學術以及使西方人瞭解中國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