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法相寺
法相寺俗稱長耳相。後唐時,有僧法真,有異相,耳長九寸,上過於頂,下可結頤,號長耳和尚。天成二年,自天台國清寒巖來遊,錢武肅王待以賓禮,居法相院。至宋乾?四年正月六日,無疾,坐方丈,集徒衆,沐浴,趺跏而逝。弟子輩漆其真身,供佛龕,謂是定光佛後身。婦女祈求子嗣者,懸幡設供無虛日。以此法相名著一時。寺後有錫杖泉,水盆活石。僧廚香潔,齋供精良。寺前茭白筍,其嫩如玉,其香如蘭,入口甘芳,天下無比。然須在新秋八月,餘時不能也。
袁宏道《法相寺拜長耳和尚肉身戲題》:
輪相居然足,漆光與鑑新。神魂知也未,爪齒幻耶真。
古董休疑容,莊嚴不待人。饒他金與石,到此亦成塵。
徐渭《法相寺看活石》:
蓮花不在水,分葉簇青山。徑折雖能入,峯迷不待還。
取蒲量石長,問竹到溪灣。莫怪掩斜日,明朝恐未閒。
張京元《法相寺小記》:
法相寺不甚麗,而香火駢集。定光禪師長耳遺蛻,婦人謁之,以爲宜男,爭摩頂腹,漆光可鑑。寺右數十武,度小橋,折而上,爲錫杖泉。涓涓細流,雖大旱不竭。經流處,僧置一砂缸,挹注供爨。久之,水土鏽結,蒲生其上,厚幾數寸,竟不見缸質,因名蒲缸。倘可鏟置研池爐足,古董家不秦漢不道矣。
李流芳《題法相山亭畫》:
去年在法相,有送友人詩云:“十年法相鬆間寺,此日淹留卻共君。忽忽送君無長物,半間亭子一溪雲。”時與方回、孟?避暑竹閣,連夜風雨,泉聲轟轟不絕。又有題扇頭小景一詩:“夜半溪閣響,不知風雨歇。起視杳靄間,悠然見微月。”
一時會心,不知作何語。今日展此,亦自可思也。壬子十月大佛寺倚醉樓燈下題。
拼音
所属合集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夢憶 · 卷一 · 筠芝亭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序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勝果寺 》 —— [ 明 ] 張岱
- 《 蝶恋花 为祁世培作 远隔新晴 其五 小径松涛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於墳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冷泉亭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楊神廟臺閣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泰安州客店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玉蓮亭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孤山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梵天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葛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五雲山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九溪十八澗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序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蘇公堤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