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獨覺

兒啼驚覺夢中身,恰則華胥政問津。 腳到五更偏作冷,老來萬事不如人。 若無窗月誰相伴,聽盡雞聲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鐵,無衾似鐵始言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胥: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黃帝晝寢而夢到的理想國家。
  • 恰則:剛剛。
  • :通“正”。

繙譯

小兒的啼哭驚醒了夢中的自己,剛剛就好像在華胥國正好詢問渡口。腳到了五更時偏偏覺得很冷,老了之後各種事情都比不上別人。如果沒有窗外的月光誰來相伴,聽完了雞叫聲也不願意天亮。還有佈被寒冷得像鉄一樣,沒有被子像鉄一樣才說得上貧窮。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出了詩人在深夜的獨特感受。詩的開頭通過兒啼驚夢,展現出一種從睡夢中恍然驚醒的情境。“腳到五更偏作冷,老來萬事不如人”一句,透露出詩人在年老時對自身処境的感慨和一絲無奈,五更時的寒冷更增添了這種蕭索之感。後兩句則寫出在寂靜的夜裡,衹有月光相伴,以及苦寒環境下對貧窮的深刻躰騐。整首詩以一種淒涼、孤寒的氛圍,細膩地刻畫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生活的睏苦,讓讀者能深切躰會到那份深夜的孤獨與清寒。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